分享

节选‖关于中国旧石器的工艺类型

 萨满巫师 2018-12-14

石叶

石叶工艺在旧石器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石叶的生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地位,以至于石叶工业一词在欧洲与西亚等地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同义词。在临近华北的东北亚、朝鲜半岛与日本等地也都有典型的石叶工业。然而在中国大陆的旧石器时代却很少有石叶工艺的发现。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正式发掘并发表了研究成果的典型石叶工业还只有宁夏灵武水洞沟等少数发现。(文章发表于2004年)

水洞沟的石器原料主要是来自遗址附近的白云岩砾石,其次还有石英岩和燧石砾石,以及少量的玛瑙块。从保留在石制品的特征来看,锤击法、砸击法、碰砧法和间接打击法等均有使用,但以锤击法为主,并广泛地使用修理台面的技术。打片有一定的程序,利用形体规整的长方体石核、盘状石核来剥取石叶及三角形石片。在锤击石核中还出现“似柱状”和“似楔状”石核,可以剥下与细石器工业相同的产品。

石叶工业是水洞沟文化的主体。包括大量的石叶和三角形石片和以它们为毛坯加工的石器。石器类型包括尖状器、端刮器、凹缺刮器、各类刮削器包括单边直刃、双边直刃和半月形等,还有雕刻器和钻具等。尖状器的数量较多,修理细致,采用“指垫法”,形状规整。依形状可分为正尖与角尖两类。还发现了尾部经过修理的类型,可能是为装柄所用。端刮器的数量很多,分长身和短身两式,长身类修理精致,疤痕平远、排列整齐,刃口匀称。各类边刮器也都修理得很仔细,形状规整,显然与毛坯的形状有关。还有数量相当多的石片断片,应该是用来作复合工具的镶嵌“刀片”的。

水洞沟石器工艺与传统的石片工业有很明显的区别。虽然石料的来源仍是附近的砾石,打片技术也还主要沿用锤击法,但生产的程序或称操作链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打片之前,增加预制石核与修理台面的工序,以此剥取形制规整的石叶及三角形石片。修理技术也有发展,采用“指垫法”等进步技术,利用坯材的形状特点,加工出不同类型的工具。其工艺过程较石片工业明显复杂。

与水洞沟类似的发现近年来也陆续有所报道,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各地到冀西北的泥河湾盆地。不过这些发现尚不如水洞沟的石叶工业典型,多与细石叶和石片工业共存,且不占主导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尚不清楚。如果能够从石器生产系统或操作链的角度对这些新发现进行全面分析,很可能会有新收获。

细石器

细石器工艺是旧石器技术的第五种模式,主要流行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更晚。这种工艺在华北地区出现较早,分布的地域也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晋南区、冀西北区、冀东北区及鲁西南与苏北区。其中晋南区与冀西北区的发现丰富,研究深入,比较清楚地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细石器生产的特点。

晋南及邻近地区是细石器出现最早,细石器工艺多样化的区域。该区的襄汾丁家沟与沁水下川等地的发现,时代早到距今2万多年以上。延续的时代也长,如薛关等遗址的时代已临近更新世结束之时,细石器文化仍然十分繁荣。

下川附近发现的丰富的细石器遗存,可以说明本区细石器的生产情况。由于下川附近有比较丰富的燧石原料,这可能是该地区细石器工业特别发达的因素之一。其加工细石器的原料主要是优质的黑燧石,其它原料如水晶、脉石英、石英岩等均很少使用。石核可分为锥状、楔状、柱状、漏斗状等多种。石核的台面和形状都经过细致的修理。锥状石核最多,又分为整锥体和半锥体两种。楔状石核分为宽楔和窄楔两种。柱状石核则是将锥状石核的尖部截去而成。细石叶和石叶的数量很多,其特点是长而薄,台面很小,背面有长远的石片疤,其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均应是间接法打制的产品。

修理方法也明显进步,主要采用间接打击方法,修制出各类精美产品。其中端刮器的数量最多,分为长身、短身和两端3式;以短身型的数量为最多。刮削器类数量也较多,可再分为凹刃、直刃、圆刃等几式。琢背小刀也有一定数量,是将石片的一侧修理成钝厚面,为了便于手握或镶嵌为复合工具。尖状器的加工精致,有两面加工尖状器、扁底三棱尖状器、三棱小尖状器、宽尖尖状器、薄长尖状器和微形尖状器等等多种。石镞分圆底和尖底2式,用压制法修理出锐尖和两边。雕刻器的数量也较多,分为修边、双面和鸟喙状3式,修理很精致。另外还可以见到石锯等。

从上述情况可以窥见下川地区细石器工艺的发展与复杂化。单就细石核的生产来看,就有锥状、楔状、柱状与漏斗状等多种预制方式,另外还有可以见到石片与石叶生产操作链同细石器的生产并存。修理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可以修制出上述各类精美的石质产品。

薛关的发现则反映了本区较晚阶段细石器的工艺。薛关的石料仍是附近阶地砾石,岩性以燧石为主,石英岩次之,还有少量的角页岩。间接或可能是压制方法用以制作细石器;锤击法则制作大型石器。细石器石核有楔状、船底形、半锥状、似锥状等类型。漏斗状与不规则形石核则剥取一般石片。

修理技术精湛,精制品的种类也很丰富,其中端刮器数量最多,占整个石器组合的半数以上。其次为各类尖状器、边刮器、雕刻器等。这里细石器的生产工艺与产品都与下川相近,可能属于同一工艺传统。

与晋南情况明显有别的是冀西北泥河湾盆地的细石器的工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泥河湾盆地一直是华北细石器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早期发现的是虎头梁遗址群,近些年来又有籍箕滩与油坊等新发现。虎头梁与籍箕滩的细石器工业的性质十分接近,类似发现在泥河湾盆地的分布范围很广,甚至在虎头梁遗址以西数10km处还能见到。

虎头梁籍箕滩发现的石制品非常丰富,石器原料的主体部分都是色彩斑斓的粉红色石英岩,显然有着共同的石料产地。此外也有少量燧石、流纹岩与角岩等使用。石制品表面很少见到天然石皮,可能是运输之前在石料原产地已经预先经过处理。初步调查证实石料的原产地至少要在十余公里以外。工艺特点也是直接打击与间接打击并用。与晋南细石器的显著区别是,除楔型石核,几乎不见其他类型的细石核。在虎头梁与籍箕滩发现的石核从选料、预制毛坯到剥片各阶段的标本均可见到,可以清楚地复原其工艺过程。

修理技术也甚为精湛。精制品中仍以端刮器为主体,长身和短身两式的数量比较接近。其次是各类尖状器,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引人注目的还是底部修理的类型,明显是为了加柄所用。再次为各类边刮器,有半月、盘状、双边等,数量都很有限。雕刻器也有一定数量,分修边与双面两式。

尽管有虎头梁类型细石器工业在泥河湾盆地内的广泛分布,但在盆地东缘发现的油坊遗址却有另外的石器生产特点。油坊的石料主要是就地取材,在附近的冲沟和山坡上采集硅质火山角砾岩或燧石。锤击法与间接加工均有使用。一些单台面石核呈锥状或扁锥状,台面多经过修整,石片疤窄长规整。在经第二步加工的石器中有非常典型的石叶坯材存在,因此可以肯定有石叶技术的存在。细石器技术在油坊遗址更为明确,石核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类型丰富,包括楔形、柱形与船底形等不同类型。与虎头梁细石器技术相比,油坊的柱形与船底形石核更具特色,楔形石核技术也有别于虎头梁。石料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显然不属于同一技术系统。

小结

综上所述,从生产过程或操作链的角度来看中国旧石器的工艺技术,可以大致看出以上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石片与砾石石器工艺流行的时代最长,分布的范围也最广。虽然两者均属于简单剥片工艺的范畴,但在石器生产操作的环节上有明显区别。砾石工业的工艺最为简单,包括选取合适的砾石直接进行打片,剥出合适的刃口即进入使用阶段。与砾石工业相比,石片工业增加了剥取片状坯材的环节,修理的方式也稍复杂,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晚期的石片石器工艺虽然剥片的程序没有变化,但修理技术更为精细,亦创造了很精彩灿烂的文化。

与前旧大陆西方相比,预制剥片工艺在中国主要还只发现石叶与细石叶两类,且时代很晚,分布的范围也很有局限。从石叶技术分布的地理位置与发展态势来看,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将其看作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以其生产的工艺特点观察,还很难在石片或砾石工业的操作链中找到有关其源头的线索。细石器在中国北方则有较广泛的分布,工艺类型也更复杂多样。要理清楚其来龙去脉,还需要更多更细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细石器工艺,从动态类型学或操作链的研究角度入手进行系统研究,则可能是更便捷的途径。


(文字节选自王幼平老师的《关于中国旧石器的工艺类型》一文,原文刊载于《人类学学报》第23卷,2004年增刊,图片多摘自遗址简报,感谢有骞师兄的火力支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