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三人行则损一人“”与《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何联系与区别?

 服装设计师 2018-12-14

“三人行必有我师”与“三人行则损一人”不相干,前者好理解,后者出于《损卦》六三,对应

《易经·系辞》孔子注解这一爻:“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啥意思?


山地剥和地雷复互为镜像:剥的物理本相是核外电子剥离,复是核电荷递增、周期重复——因剥而具有周期性。因此《损卦》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的意义本是裒多益寡——致一

于物理就是外围电子共用以达到相对稳态——“天地絪縕,万物化醇“;于人事就是嫁娶以维持阴阳平衡,引申就是民族的互补融合——“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孔子深得其理也,后人解为“多人共同兼职”或“三人同行步调不一致”等等,皆妄为附议

六三的意思就是损有余补不足,有舍才有得,人人奉献一点,换来大家和谐。

初九的酌损之就是纳税——取之于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