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货主花了600万元买入的一块老坑木那翡翠原石,属于豆种。虽然达不到冰种、糯种,但是算得上细豆种了,主要还是满绿,色调也非常好。看这个头,可以出许多手镯。 料子属于木那的石灰皮,咱们看皮壳表面都有色的表现,有松花,还有被磨过的痕迹,磨擦处可以看到色是满满的,没有出现白底的迹象,若没切开,光看皮壳,赌到满色的可能性很大。 原石体积很大,从切面上看有几条大裂,俗话说:“不怕大裂怕小绺”,庆幸的是,这些只是大裂,没有小裂,对取手镯的影响不大。 ![]() 货主沿着原石的纹裂绘画手镯圈,确保最大限度的开发料子。然后顺着裂把原石切成3块,整个过程非常伤神,毕竟价位太大,不能有一点计算失误,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亏损! 之后依照手镯厚度将料子切片。可以看到,色是完全进入料子内部的,没有变种也没有变色。 再来看看压灯效果,水头色泽都不错,透光度好,而且手镯圈的位置也没有裂。 下一步开始压手镯,激动人心的时刻,不知能取出多少条手镯,总之切面上还有很多条可以取。 花了好长时间,粗胚终于全部顺利套出来了,一堆满色手镯。 还没有抛光,就已经看到了不菲的价值。估计很多不明就里的朋友要说了,这豆种,又不到冰,怎么可能值钱?看不懂依旧坚持己见的朋友可以完全忽略此文。想弄明白的,就继续往下看。 这样的豆种豆色已经是非常好的料子了,颗粒有点粗,不过满色的豆种价格也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一分色十分价。 翡翠中最为常见的是豆种,所以行内有“十有九豆”之说。豆种翡翠的特征一目了然,就是肉质不够细腻,水头不够长,通透度差。豆绿翡翠多呈绿色或青色,质地粗疏,透明度有如雾里看花,绿者为豆绿,青者为豆青。 ![]() 近年来豆种豆色的东西,价格一直走高。比起“种水”来说,“色”基本上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了解翡翠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从清代开始,有色没种的翡翠价值一直高于冰种、玻璃种的无色翡翠,这点可以参考清代皇族官员所收藏佩戴的翡翠饰品,大多都是有色无种,冰种、玻璃种是近现代才被接受的,在过去并无价值。 ![]() 所谓“色差一分,价差十倍”,显示出了颜色对于翡翠价值的重要性。对于豆种翡翠来说,虽种水稍差些,但如果颜色好的话,价格也可以很高。 ![]() 面我们来看看今年豆种满色翡翠手镯的拍卖成交价格,以实例告诉大家,豆种满绿翡翠并不便宜。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继续搜索一下历年来大型拍卖会翡翠满色手镯的成交价格,看看豆种的满色手镯都成交了几多银两。 ![]() 香港天成国际2018年珠宝及翡翠首饰春季拍卖会,细豆种满色手镯成交价16880000港币。 ![]() 香港天成国际2018年珠宝及翡翠首饰春季拍卖会,细豆种满色手镯成交价13800000人民币。 从翡翠的质地上讲,豆种翡翠属于比较差的,但就价值上来看,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因为翡翠的价值不仅仅是由质地决定的,还与颜色、雕工等因素有关。颜色好的豆种翡翠也很漂亮,价格也并不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