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多个人抢着“坐牢”,最小只有13岁,进去的人都不想出来,还说:外面的世界才是监狱

 梵谷慧文 2018-12-14

生活可以艰难,也可以庸常,

但勇敢面对的人

一定会活成自己最好的模样。

漆黑的走廊里,

每个小房间都亮着灯。

最前面的那间,

有个男人正睁大了眼睛,

努力向外张望着。

这儿可不止他一个人,你看,从门上狭小的玻璃窗也能看见,有人正大口吃着饭,这身蓝色的衣服,让城妹想起了一个地方——监狱。

它就在韩国洪川,可是所不得了“监狱”。

因为,里面没有一个“囚犯”,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们要么是上班族,要么是全职妈妈,最小的,是个学生,年龄才13岁。

全都是些最普通的普通人。

但你可别以为这儿是什么危险的地方,因为,他们全都是自愿来“坐牢”的。

甚至,为了能成功“坐上牢”,他们每天还得给一笔不少的钱。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城妹在翻墙翻到手抽筋之后,终于知道了真相......

监狱的名字,叫“Prison inside me”,翻译过来就是,“内心的牢笼”。

那些费尽心机来“坐牢”的人,来这里都带着同一个目的——寻找自由。

它是一所模拟监狱,但里面的生活,却和真正的监狱不尽相同。

它的主人,是一个韩国农村的检察官,

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100个小时,

(平均每天工作14.2个小时,且全年无休)

而且,除了自己的工作,还得到处喝酒应酬,

他的人生,在开这间“监狱”之前,

他可能是检察官,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

是朋友,可唯独,不是自己。

在临近崩溃之前,他选择了监禁自己。整整一个星期,他不见任何人,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听手机

他用这7天的时间,放松自己,思考未来的方向。原本,他觉得这种极端的方式,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

但他没想到,过了一个星期的“任性”生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于是,2008年,他决定和妻子一起,还有些其他人的捐款,用了近30亿韩元(约1800万人民币)开了这个只有28间房的监狱式疗养院。

不能带手机和钟表、“犯人”之间不能随便说话、必须穿蓝色的“囚服”、房间,只有小小的5平米。

角落里放着一个马桶和一个洗脸盆,没有床,也没有镜子。

主人会给你一张瑜伽垫、一套茶具,一个热水壶,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累了,就睡在地板上,饿了,就等人给你送饭。

房间有窗,有地暖,门旁边,

有一个紧急按钮,以防突发情况。

门是从外面锁上的,

但主人也会告诉你从里面开门的方式。

听起来很难受对吗?

离开了手机互联网,一个人在5平米的小房间里,待24小时,能预想到的孤独和恐惧,让很多人在刚知道这里的时候,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抵触心理。

但更多人在尝试了一次过后,却完全爱上了这种放松方式,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有时间和自己对话,去感受到内心的平和。

就比如这个57岁的男人,就花了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58元),在这里呆了7天,而且,还是个回头客。

他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年过半百,但每周仍然要工作将近70个小时。

这意思大概就是,如果你上5天班,那你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如果你不休息,那每天还是要工作10个小时,简直令人窒息。

但他并不是个例,因为,这在韩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韩国本就是个崇尚加班和奋斗的国家,不光是上班族,还有全职妈妈、老板、学生。

去年,就有组织调查发现,韩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就达到了2024个小时,在36个国家里,排名第三。甚至连平均退休时间,都延长到了72岁。(调查对象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6个国家,中国不是成员国)

如果想在这里生活下去,那就必须拥有承受压力的强心脏。

所以,为了暂时逃避现实,喘一口气,他和那些同样来到这里的其他人一样,选择了出钱“坐牢”。

因为这里,会没收你所有的电子设备,没有信息,没有工作,没有人能找到你,你只需要,在这个5平方米的小空间,面对自己。

这样另类的减压方式,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到现在,已经这里已经“监禁”过2000多个人了。

来这里的人,带着疲惫、委屈、不甘、愤怒等难以释怀的情绪,独自在房间里舔舐伤口。

还有人说,“这个小牢房不是监狱,真正的监狱是我们终将回去的地方”。

听起来很矫情,毕竟生活本来就艰难。

但,只有当你听到,从房间传来的强迫自己压低声音的哭泣时,才能明白,他们在外面的世界,得有多坚强。

这样的生活压力,并不只在韩国。“监狱”里的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学业、工作、家庭,每一项,都是生活在世界上,无法逃避的问题。

有人说:今年30,开了家小外卖店,为了留住客人,大部分单都亲自送。第一次在夏天30多度高温在路上被晒到头发晕,第一次扛起五六十斤的外卖箱,第一次半路坏了电动车,骑摩拜送餐,第一次晚上垃圾时,袋子穿了蹲在路边用手把垃圾扒拉回去。生活好像是很苦,但其中的甜也只有自己知道。不认路时,外卖小哥会带我一段,暴雨天全身淋湿时,接餐的客人会给我一杯热水。这是生活。

还有人说:高中毕业虽已拿到了大学通知书,家里却为那四五千的学费发愁,于是自己从农村跑到城市去干建筑工,住的是郊外的破庙,吃的是咸菜馒头,干的是烈日下掉皮的活,这些我都没有退缩,使我退缩的是:“城里人”鄙夷的眼神,戒备的防范,随意的辱骂,就连坐公交车一上车几乎都避让.....有天晚上实在受不了喝醉了,边哭边骂:日他妈的生活,和书里不一样!上大学后别人恋爱游戏,我却拼命的学习,拼命的实习兼职!毕业多年,没有狗血那样的成功,但是终于努力的成了一个普通的丈夫,普通的父亲.....

在最近上映的小成本记录片《生活万岁》里,能看到底层小人物的挣扎,带女儿开出租车的女司机,干杯都碰不到杯子的卖唱盲人夫妇,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女孩,在拉萨踩了十多年蹦蹦车的老爷爷。

在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纪实档案《催眠师手记》里,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老板,家大业大,但压力大到,需要花钱去买自己的独处时间。

《生活万岁》

成年后,似乎无论有钱没钱,我们生活的关键词,都从“拼”慢慢变成了“撑”

这种情绪越来越重,只要有人拿“火”轻轻一点,就能让处在里面的人“爆炸”,于是,有段时间,开始流行“逃离北上广”。

没过多久,有人逃出去,又逃回来。有人哭着说,逃离的结果,只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撑。

正如城妹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与繁忙焦躁的日子过久了,结果一样都是厌倦。”

生活万岁

不否认,我很羡慕“监狱”里的那些人。他们找到了能让自己彻底放松,重新积攒力量的方式。

但城妹更觉得,真正的平和和安宁,其实来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手头的工作,踏实地去面对每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难题。

这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要真诚,要热情,要坚强,要勇敢,不能被日常的琐碎消磨掉意志,还要控制不能被诱惑迷了心。

你甚至可以把崩溃和哭泣,当成成年生活里的小任性,过剩的焦虑感,用痛哭后的精疲力尽来应对。

就像《银魂》里有句话说的好,“眼泪这东西啊,是流出来就能把辛酸和悲伤都冲走的好东西。”

所以,不要被压力打倒,去寻找释放自己,正确的方式,暂时从自我里跳出来,观察一下别人,思考一下自己。

生活可以艰难,也可以庸常,但勇敢面对的人,一定会活成自己最好的模样。

听说微信改版后,有粉丝找不到我们了!

来~跟着以下步骤走,

置顶 / 星标 【一人一城】喜获完整版封面特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