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在《流言》一书中说过: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在愈来愈阔远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无惧泥泞的挫折,勇毅而顽强地跋涉,每颗赤子之心都眷恋土地的温暖与可爱,而民族脊梁从未弯曲。悲壮是一抹深沉的底色,在历史长河中逆流而上的弄潮儿们用生命呐喊,这十句话咀嚼后让人热血难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外链 易水之上,送行之人皆着白衣,高渐离击筑声声入耳,荆轲自知这一去凶多吉少,在变徵之声中大阔步地走远了。即便是凛风硕雪也不曾令他回头,一掷孤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好一个骑乌骓战群雄的飒爽男儿。却落得个垓下战败,霸王别姬,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重瞳子帝王相的项羽,在楚汉之争中无疑是落魄的,但他一曲《垓下歌》却扣动无数读者的心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他们的反抗精神犹如过岚清风,为后世的起义军树立了榜样。虽然结局是暗淡的,但是他们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背影,渐行渐远。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封狼居胥的少将霍去病,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未及弱冠,便首战告捷。这位骠骑大将军骁勇善战之名令匈奴闻风丧胆,而大汉有了他的捍卫,如同有了防护罩,疆土山河得到安定。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战狼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片尾的中国护照,刷屏无数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正是源于陈汤上书汉元帝的这句话。当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悄然逝去,大汉的暮色中仍有如此气魄之语,响彻九霄。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出自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的这句话,描写的便是誓死捍卫长安繁华的唐军士卒。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安康,他们甘愿牺牲,引吭大唐的赞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家军至今仍为人称道,金人曾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为守住南宋的半壁山河,岳飞视功名利禄为尘土,只为守住百姓们的栖身之所。阴险歹毒秦桧和庸碌无为的君主都是杀害岳飞的凶手,一阙满江红让岳飞的形象入木三分,名留青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面对铁骑铮铮的元军,时人都仓皇失措,南宋统治者也选择投降,双方实力一目了然。在这样虎羊相拚的时刻,文天祥不屈不挠,组建义军奋起抗元。被俘后面对威逼利诱,文天祥仍坚定立场,不易气节。《过零丁洋》字字诛心,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将其爱国之情淋漓显现。他无力扭转乾坤,但那种宁折不弯的骨气让人油然敬意。无关岁月流逝,人已迟暮,那份悲壮仍如皓月之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朝末年,迂腐的朝纲让康乾盛世最后的余晖也失去温度,列强虎视眈眈只欲瓜分吞食一方中华土地,变法势在必行。其中最为激进的改革派代表便是谭嗣同。当他变法之刃直指封建统治集团,便已料想到最后的结局。在刑场上仍然从容不迫,将悲壮的血泪留给后人缅怀。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褴褛筚路,不忘初心。每一句悲壮的誓言之后都有难以言尽的故事,每一段颠沛流离的风尘之中都有傲然挺直的脊梁! |
|
来自: 昵称6122735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