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三):美军速胜的原因

 金色年华554 2018-12-14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美军在战争过程中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最终以很小代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格林纳达的占领,达成了战略目的。究其原因,除了双方武器装备数质量差距巨大;国力对比悬殊;格林纳达国土太小,无持久作战的回旋余地;格又是个岛国,远离苏联和古巴,外援易被断绝等方面原因外,美方正确的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对美国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也起了极为重要作用。

从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上看,美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预有准备,未雨绸缪

面对苏联和古巴在中美洲的挑战,美国早就有必要时在这一地区进行武装干涉的准备。长期以来,美国利用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一直保持着对这一地区,尤其是其中亲苏联、古巴的国家的严密监视。美国在80年代初建立的“快速部署部队”的一个重要作战方向就是这一地区,这支部队对这一地区的行动不但有预案,而且还通过训练和演习等手段不断完善作战方案。对格林纳达,美军早在1981年就在波多黎各的韦克斯岛举行过侵格模拟演习。从古巴工兵营进驻格林纳达修建机场的那刻起,美国就通过侦察卫星监视施工进度,同时派出地面特工人员前往该国收集地理、水文和军事部署等方面情报,为尔后可能的军事行动作准备。据外电报道,入侵前9周,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部分人员还进行了为期9周的针对格林纳达作战的专门演习。10月20日,即毕晓普被杀的第2天,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美国总统尚未作出出兵决定之前,就同意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维西上将的建议,命令“独立号”航空母舰以及去黎巴嫩接防美军的海军陆战队补充舰队改航朝南行进,到格林纳达附近随机待命。所有上述行动,都为美军适时出兵并夺取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三):美军速胜的原因

抓住时机,果断出兵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是蓄谋已久的,但一直苦于没有恰当的时机下手。格林纳达的10月政变给美国提供了难逢的良机。因为格政变使全国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军心不稳,人心涣散,新政权一时难以在全国建立威信,恢复秩序。此时入侵,易收事半功倍之效。另外,格林纳达的内乱还给美国提供了入侵的借口:“救出那里的美国学生。”于是,美国在毕晓普被处决的第2天便命令军队处于战备状态,第四天就正式作出出兵决定,第6天出兵。否则,如果美国出兵太晚,一旦格林纳达国家局势稳定下来,苏联和古巴与新政权的联系进一步加深,美国再出兵就困难了。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三):美军速胜的原因

突然袭击,速战速决

越南战争的失败给美国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采用战争手段必须力争做到速战速决。在这次侵格战争中,美国仅用4天就完成了主要战斗任务,8天之内结束了战争,全面控制了格林纳达。美方为了能达成速决,主要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一是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二是力争达成突然性。在集中兵力方面,美军先后投入的兵力对格方形成了9:1之优势,美格双方舰船之比为15:0,各型军用飞机之比为230:0。为了达成战争的突然性,美方主要作了以下努力:利用苏军击落韩国客机事件、驻黎巴嫩美海军陆战队被炸事件,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进行新闻封锁,禁止记者随入侵部队采访;打着与加勒比海多国警察部队进行“联合演习”的幌子,隐蔽集结兵力;利用拂晓,从多方向对格古兵力密集区突然发动进攻。另外,原计划调往黎巴嫩的舰艇编队在接到转航格林纳达的命令并执行以前的行动,客观上也起到了转移视线的作用。所有上述行动都为美军达成速决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种战法配合,充分发挥高技术装备威力

美军是一支装备高度现代化的军队。为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优势,美军针对格林纳达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境内多山,格古军队部署比较分散等实际情况,在作战中,十分强调各军兵种的密切协同;在登陆作战时,以垂直登陆为主,广泛采用伞降和机降等手段,从多方向迅速登陆,歼灭守军主力,并向纵深发展;在控制要点作战和清剿作战中,广泛进行空中机动作战,避开不利地形,歼灭孤立分散之敌,加速了战争进程。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三):美军速胜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