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世纪的怪胎,美国黑奴制度是如何死灰复燃的

 思明居士 2018-12-14

一般人的看法,人类在进入近代之后,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尤其欧洲一下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苏醒过来,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渐渐占据了主流。可是呢,在社会整体进步的时候,因为利润的驱使,原本应该渐渐消亡的奴隶制度却一度兴盛起来,尤其在新大陆,奴隶制度盛行,如今是第一强国的美国在19世纪中期却依然公开使用着黑人奴隶,甚至为了是否废奴这件事,还展开了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次内战,也就是南北战争。

黑奴贸易的兴起源自于新大陆发现后的三角贸易,新大陆发现后,最有利润和最有竞争力的新大陆商品一直是种植园内的经济作物,然而无论是哪种经济作物,都需要大量人力,可是呢,原本新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在白人殖民期间大量被杀,剩余的也不愿进入种植园,时常逃跑,新大陆需要的人力从哪里来呢?白人想了一个办法。

19世纪的怪胎,美国黑奴制度是如何死灰复燃的

就是将旧大陆的产品带入非洲,换取大量的黑人,然后飘洋过海到新大陆贩卖成奴隶,然后将新大陆的经济作物带回欧洲,整个贸易中都不会空仓,每个环节利润都十分高,这也就是著名的三角贸易,从16世纪开始后的几百年内,三角贸易为欧洲带来了极大的利润,推进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同时也给新大陆带来了许多黑人,这其中绝大多数都去了南美的巴西和北美的美国,尤其是美国居多。

不过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诸国已经渐渐取消了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这一方面是因为黑人不断的反抗,尤其以海地革命最为激烈,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欧洲工业革命已经开启,对于种植园的人力需求已经让位于工厂的人力需求,而工厂不需要黑人奴隶。

19世纪的怪胎,美国黑奴制度是如何死灰复燃的

黑奴是种植园的劳动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都说天主教会黑暗愚昧,可是在黑奴这件事上,天主教会一直站在废奴的这边,然而是基督新教尤其是美国南方的基督新教支持保留黑人奴隶,即便黑人奴隶也是基督徒。

在欧洲渐渐取消奴隶制度,取缔奴隶贸易的时候,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却大大加强了奴隶制度,这主要源于美国南方的经济体系,美国南方和北方不同,美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是轧棉机的发明,使得种植棉花的利润大大增加,美国南方对于黑奴的需求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不过,要指出的是,轧棉机虽然提高了种植棉花的利润,使得南方对黑奴的需求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轧棉机美国南方的黑奴制度就会自然而然的消亡,这是因为美国南方的经济体制决定的。

19世纪的怪胎,美国黑奴制度是如何死灰复燃的

棉花是美国南方的命根子

美国自从独立开始甚至之前,南方和北方就走着两种不同的路,北方以工业为主,南方以种植园为主,这并非是北方人和南方人有什么不同,而是两边的气候决定的,北方阴冷潮湿,相对而言不适合发展农业,而南方天气温暖,极其适合发展各种农作物。而当时新大陆实际上最赚钱的行业一直是种植业而不是工业,不管是南方北方甚至南北美洲都是如此,假如北方气候也适合种植,美国北方也会以种植业为主,进而也会支持黑奴制度了。

在当时,南方种植业的利润很高,虽然南方除了种植业之外其他都要进口,但是在种植园主看来,他们更宁愿从事利润高的种植业,而工业利润低不说,当时的美国工业制品和英国制品比起来就是质低价高,深受美国南方种植园主的鄙视。

19世纪的怪胎,美国黑奴制度是如何死灰复燃的

南方棉花很赚钱

从所谓的经济学比较优势看,美国南方也应该全力发展种植园这种优势行业,而把工业什么交给英国负责,这也符合国际市场分工,而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也确实遵循了这一准则,甚至做的很成功,美国棉花当时就是美国的拳头产品,价廉物美的典范,一度占据全球棉花市场的一半还要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出口到英国。当然了,这个的代价就是美国南方必须维持黑奴制度。因为种植园采用黑奴这种免费劳动力才能维持低廉的价格,南北战争后美国取消黑奴制度美国棉花的价格就直线上升了,美国棉花也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南方一直要求保持黑奴制度,甚至在国际黑奴贸易结束后,美国就依靠黑奴内部自身配种来生产黑奴,黑奴的价格也一路走高,就是因为黑奴制度就是美国南方的经济核心,没有了黑奴,美国南方的经济竞争力就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