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役老兵杜田国访谈记

 静乐斋 2018-12-14

/杨甲午

微信图片_20181127143513

         采访杜田国照片(左郝丽中间为杜田国右杨甲午)
  
采访杜田国师傅那天,是他的老伴刘素华陪他一起来到富丰路8号院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退管办的,二位老人虽然都已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刘素华老人,性格开朗,非常健谈,她自我介绍说,老田出国那么多年过去了,把过去的事,忘得都差不多了,我是特意陪他来做补充的。

善良朴实的老两口动情地说,我们从参加工作就来到了建厂局,在建厂局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企业有着很深的感情,孩子们也都在北京工程公司工作,虽然后来企业重组,北京公司分出去了,但她永远是建厂局的孩子,她的根在建厂局。我们非常感谢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领导对我们这些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和爱护。

杜师傅告诉我们,得知要走访慰问采访他的消息时,非常兴奋,心里感到暖烘烘的!企业发展了,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职工。

微信图片_20181213153657
           
杜田国戎装照
    
杜田国是一位退役老兵,四川平昌人,19465月出生,196412月参军入伍,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五个年头,当过野战部队重机枪的连的班长,196910月退役返乡,19704月被分配到建厂局一处三队(现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工作,当了一名木工。现已退休,家住北京丰台。


               
上班遇到了好师傅
    
杜田国师傅告诉我们,当兵5年,部队教会了我们吃苦,争第一,不服输,复员到地方都派上了用场。参加工作后上,他先是被分配到铁道部建厂局一处三队木工班,跟着师傅卢树森学木工,卢师傅老家是石家庄人,六级木工,四十来岁,一脸的严肃,性格耿直,宁折不弯,干工作非常叫真,钉是钉,卯是卯,批评人从来不讲情面,工作中,脏活累活抢着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1971年,在四川四三一机车车辆厂施工时,山下建冷却塔支模板,师傅带头登上爬下,模板支的都很规矩。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卢师傅的严格要求下,我学了两年,就出徒了,还当了木工班长。我从卢师傅身上学到了认真负责,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受益一生。


            
当木工班长去了阿联酋

微信图片_20181209122323

阿联酋污水处理厂全貌
  
19887月,原一处张国三处长带队,我参加了阿联酋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该工程英国人总承包方,我们是纯粹是劳务输出,干的是包清工,历时近2年,干得还是木工活儿。阿联酋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潮湿,白天平均温度47度左右,地表温度高近60度左右,酷暑难熬,为了保工期,经常加班到凌晨才能休息。

在国外最难忍受的是气候不适应,我们十六七个人住的是一个集装箱宿舍,用的是双层床分上下铺,这个集装箱大约有火车货车厢那么大。上班时,我们都把毛巾打湿裹上头上,戴上草帽,虽然室内有空调,但出门需要做好准备,拉开门,鼓足劲,冲出去。进入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天天汗流浃背,工作服都是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干活儿累点不怕,最怕停电,记得有一次晚上,宿舍断电,集装箱宿舍像蒸笼似的,给人一种没处躲,没处藏的感觉,根本没法睡觉,大家就抱起凉席,冲向工地变电室(室内有空调),躺在水泥地上纳凉休息,直到电来了,才回到集装箱宿舍睡觉。洗澡水用的是海水淡化水,因水源奇缺,洗澡限定时间,只能简单冲洗一下。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好在也都坚持过来了。当时,我们的月薪120美金,国内工资照发,月薪103元。
 
有了这段国外施工的经历,以后再干什么活儿都觉的没有那么苦和累了。


           
持家有个贤内助
  
杜田国师傅说,妻子刘素华,原是一处一队实验室实验员。我在国外工作,顾不上家,想多了也没用,家里的事情全靠妻子一人撑着,她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正如“十五的月亮”歌词中唱的一样,我的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
  
刘素华老人告诉我们,老田出国那阵子,她一个人既要上班忙工作,又要操持家务带孩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老父亲19898月去世,收到电报后,心急如焚,当时大女儿在外地上学,身边还有一个15岁的女儿和13岁的儿子都在上学,怎么办?向组织求助,找书记帮忙,请了四天假,把女儿交给了队里的书记唐银凤,儿子交给了队里的另外一名同事帮着带,就匆匆往老家四川赶,那时坐火车很不方便,回四川平昌需要20个多个小时,往返需要两天多的时间,在家只呆了几个小时,安葬完老父亲就急急忙忙赶回单位上班了。
   
想想那些年,那些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也都挺过来了。现在孩子们都已结婚成家了,生活在北京,感到好幸福,我们退休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我们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爱。

采访结束,已经临近中午了,二位老人非要请我们在一起吃个饭不可!我们谢绝了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表示心意领了,但饭是不能吃的。

事后,我们又给二老的大女儿杜敏通了话,要她对爸爸妈妈做一个评价时,他(她)们女儿是这样说的“在我的眼里,爸爸是一个责任心很强,善良、正直、很顾家的好父亲,有时有点大男子主义,爱摆摆龙门阵。妈妈聪明好学,很贤惠,进取心上进心很强,吃苦耐劳,遇事有主见,性格坚韧,顾全大局,妈妈是那个年代非常出色的一位职业女性。”

“知父母莫如女”,我想这大概是女儿对她们的爸爸妈妈做出的最客观公正评价吧!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中铁建工发展到今天,老一辈建工人功不可没,没有老一辈中铁建工人援非、海外承包工程的艰苦探索和经验积累,就不可能有今天海外市场的规模和效益!

我们对中铁建工各个时期走出国门的全体同仁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对他们的亲人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为中铁建工有限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继续前进而点赞!

       我们祝愿中铁建工明天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