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和人才,才是医疗事业两大支柱

 老刘ddq70znjmw 2018-12-14

免疫疗法,又称免疫细胞疗法,是医学上的一个重大革命性突破。它可能使癌症变成一种「慢性病」,而不是让人立即被判「死刑」,就像过去得肺结核的人非死不可,但现在肺结核只是一种慢性病,同理,心肌梗塞也一样。


所以,癌症并不等同于绝症。


免疫疗法的英文是 Immunothrapy,最早是在 1985 年被提出来的,它将原本生物领域的细胞培植与医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正是因为这个革命性疗法的改变,现在的癌症领域一定要做细胞研究,还要做细胞培植。尤其一些大型的国家级医学中心的实验室,还可培植出杀死癌细胞的疫苗或是抗体。


免疫疗法为癌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诺贝尔相关奖项称为「生理学或医学奖」,简称诺贝尔生医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奖并在一起,就是因为医学已经被改变了。


有些人甚至开始开玩笑说医生其实叫「医生助理」,因为真正治疗你的是那个懂得生物化学,或是懂得在实验室里培植疫苗的人,他们很了解疫苗以及你的基因突变,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疫苗或者抗体。


医生好比是和实验室的研究员组成了一个组合,帮助做一些支持性的疗法,以便万一身体因抗体产生了免疫风暴,好维持你的生命,且补充足够的营养,不会因为要杀死癌细胞连自己的命都搭上。这可能是现在整个医学领域非常革命性的改变。


能够做到免疫疗法的医院一定是要懂这个领域的,眼光够远,愿意花钱,且规模够大。


新疗法也会改变医护人员的职业角色


今天想为大家介绍一个传奇人物——蔡长海,他是亚洲大学的创办人,也是中国医药大学的董事长。


他不是大企业的第二代,也不是来自小康家庭,他出生在台南的乡下,是来自嘉义布袋的渔家之子。他家里非常穷,没钱供他的哥哥读书,而他的成绩非常好,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考进了中国医药大学的医学系。


蔡长海非常聪明,又好学不倦,当他当上长庚医院小儿科医生后,因医术精湛而闻名,由于慕名而来的病患实在太多,他会诊时还得交通管制。


之后,他从台南来到了台中,很快就成为全台中最有名的小儿科医生。时任中国医药大学的董事长陈立夫非常赏识他,请他回母校的附设医院任职。热爱小儿科的他本想办一所儿童综合医院,于是向陈立夫请辞,结果 90 岁高龄的陈立夫告诉他: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有医学院做支撑,可以救人,你的儿童综合医院规模太小,虽然钱会赚很多,但人生求的不完全是钱。」


蔡长海被陈老感动了,关了自己的诊所,不再是一天看 800-900 名病患的名医,收入也锐减为原先的 1/30


中国医药大学董事长:蔡长海


6 年时间,蔡长海就让台湾医学系排名倒数第二的中国医药大学挤进了世界名校 500 大,其附属医院也成了全台湾在脑神经和免疫细胞疗法领域最顶尖的医院之一。


蔡长海眼光独到,延揽了各领域的人才,还投资免疫疗法的研究,让中国医药大学成为全台湾第一个跟著名的 MD Anderson(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的「姐妹院校」。


为此,中国医药大学也付出了相当庞大的预算和经费,他们预计在台中近郊的水湳经贸园区盖一个非常大的质子中心,还请来了一位在美国很著名的华裔医生,让他担任这个癌症中心的主任。


蔡长海充满了很多期许,他希望中国医药大学能通过免疫疗法进入世界名校 100 大,成为全世界最顶尖的医学院之一。


蔡长海接受文茜专访


接受专访时,他坦言很喜欢当医生,特别是当小儿科医生,他说:「因为小孩子生病,晚上一定会哭吵不停,能够帮一个家庭解决问题,让他们晚上都有一个好睡眠,我就觉得很高兴。」


希望帮社会多做一点事,这个初衷始终未变。不同的是,他现在拥有一间医院,他可以帮助更多病人、更多医生、更多学生、更多老师。用蔡长海的话说,这才是他的福气。


他认为,教育和医疗,甚至生医产业,都是充满良知的产业。教育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环境;医疗产业最重要的是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属,视病犹亲。


兼顾医疗服务、教学和研究


大概在 12 年前,他意识到医疗是一种高科技,所以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发展,首先就是得有特色。


当时,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的医学中心刚通过评鉴不久,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临床医疗服务外,还用教学来传承;另一大特色就是做研究,既可以帮忙教学,也可以帮助提供临床医疗服务。


研究,一定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前景。例如在重症病人里,患病最多的是癌症、脑中风、心肌梗塞,于是蔡长海就决定往这三方面去发展。


1985 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通过了免疫细胞疗法,蔡长海从中看到了机会,于是就把重点放在这个领域,并且开始聘请这方面的人才。


他一直觉得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极为重视。一方面,内部培养,还为愿意出国受训的人员提供必要条件。


此外,还建立了一个 GMP 的实验室,由现任院长、同时也是著名脑神经外科教授周德阳带队,研究树突细胞疫苗。一般恶性脑瘤患者大概只能存活 15 个月,但周德阳团队将该病的存活率提高了好几倍,有些人能多活五六年,甚至十几年。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院长:周德阳(中)


另一方面,蔡长海不惜拿出 30 亿新台币让中国医药大学的校长去全世界礼聘人才回来。其实,校长李文华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还是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


当初蔡长海邀请李文华时,他已经接受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讲座教授职位,该校还提供 5000 万美金设立一个研究所,并请他担任研究所的所长,所以他婉拒了蔡长海。


5 年前,蔡长海得知李文华卸下了所长的职务,就主动联动他,结果一个电话,一次会面就成功邀请他回来当校长。


会谈时,蔡长海先动之以情:「你是从台湾去的美国,落叶终需归根,而且我也是一个很开放的人。」再晓之以理:「你需要一个好的发挥环境,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我都会全力支持。」继而委以重任:「我们会建设一个重粒子、质子、氦子的研究中心,由你全权负责。」


李文华动心了,他爱台湾,也想帮台湾做点事,所以就携家带眷回来。


蔡长海总是在考虑怎么做才是对机构、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最好的,所以,对于李文华这样的人才,他非争不可。因为他知道,如果让李文华留在美国,也许很快就退休了,但回来,对台湾的帮忙会很大。


「我不能说『用人』,我只是请他们来帮忙,而我会提供支持配合他们,然后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


中国医药大学现任校长:李文华


同样,在安德森癌症中心任职的洪明奇院士,后来也被挖来当学校的董事。


那时候,蔡长海正准备盖癌症中心,要买质子的医疗设备,得知洪明奇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讲座教授,还是生物所的所长,于是就写信给他,希望他帮忙引荐,访问安德森癌症中心。


当时,两人完全不认识对方。


洪明奇也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有一次回来台湾开会,蔡长海就请他吃饭,大家聊得很愉快。洪明奇还帮蔡长海一行人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行程,安排得非常好,所以蔡长海就顺势邀请他担任顾问,他也答应了。


设备、人力、预算全部配合,十几年来,洪明奇做得很愉快。刚好 8 年前有一个董事位空缺,蔡长海考虑到学校和医院要走向国际化,于是就请他进了董事会。


一份对台湾的爱,使这些人愿意舍弃高薪,回到家乡,也汇聚成了更为动人的力量。


中国医药大学董事:洪明奇


蔡长海还希望建立台湾第一所 AI 人工智能医院,目前在 AI 领域已有 60 项技术。例如染色体诊断,通常要花费 2.5 个小时,但自从用人工智能诊断后,不到 1 秒钟,而且准确率高达 98%。


专访中,蔡长海还提到了一本书——《仆人哲学》,他从中领会到了大家都是伙伴的深刻含义。


「中国医药大学是真正财团法人的大学和医院,现在有 15 家附设医院和诊所,每个院长都是我的伙伴。我把他们当成家里人,希望他们成功,因为他们的成功就代表机构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


对待职工如此,对待病人依旧有心。蔡长海团队成立了一个基金,专门帮助那些负担不起的病人,譬如给他们一个承受范围内的折扣,而且一定是合法、合理、合情的。通过这些回馈台湾,回馈病人,同时担负起社会企业的责任和价值。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服务


不要因为贫穷,就觉得人穷志短,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纸醉金迷,人应该有更远的眼光,造福更多人,从而把事业做得更大,如同蔡长海一样。


他一定会成为台湾医疗界一个完全不同凡响的人物,或者说已经是了。


现在台湾很多医疗领域的杰出医生,如果要换单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蔡长海,为的不是中国医药大学的名声,而是觉得蔡长海有眼光,希望跟随他。因为他们不想变成落后的人。


更重要的是,蔡长海不会叫人汲汲营营地拿药厂的回扣,他营造的是一种文化——好好照顾病人,特别是关怀重症病人,然后在癌症治疗领域做到和国际接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