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中期这一历史阶段,秦国击败魏国,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并且消灭巴国和蜀国,扩大了自己的疆域。与此相对应的是,齐国也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重创魏国,将魏国从中原霸主的宝座上拉下来了。在此基础上,秦国和齐国成为当时的两大霸主,也被称之为东西两大强国。并且,秦昭襄王和齐闵王甚至还一度正式称帝,是为东帝与西帝。由此,在战国中期,齐国在整体实力上完全不输秦国,能和秦国平起平坐。不过,众所周知,战国历史的终结,是由秦国剪灭六国来完成的。那么,问题来了,实力不输秦国的齐国,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呢? 一 首先,在战国中期的齐国,不仅攻占了燕国(虽然最后退兵了),还彻底消灭了宋国,并在和魏国、楚国的较量中占据上风。特别是齐闵王在位时的齐国,连秦国都不敢正面和其抗衡,所以才想出了“东西二帝”的手段,希望离间齐国和其他山东六国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实力达到巅峰之后,齐国也和秦国一样遭到诸侯国的联合进攻。在燕国、秦国、魏国、韩国、赵国的五国伐齐下,齐国被攻占了70余城。虽然靠着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成功复国,但是,几乎被灭国的打击还是让齐国元气大伤,最终被秦国消灭。 |
|
来自: 刚丁 > 《两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