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浓浓人情味,寒冬送温情

 静乐斋 2018-12-14

-------西乡之行访本林
                  
/杨甲午

微信图片_20181207154216

赴陕西汉中西乡走访慰问采访曾经在国外工作过的退休职工李本林
   
隆冬季节,寒风彻骨,滴水成冰。
   
受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的委托,带着企业对参加过国外工程项目施工的,已退休老职工的一片深情厚谊。12月初,我们专程从北京乘高铁前往陕西汉中西乡县,走访慰问采访了曾经在国外工作近五年,退休回乡已经12年的,原北京分公司施工技术部老工程师、退休职工李本林。
  
因西乡不通高铁,只能在汉中下车。
  
列车经过七个多小时颠簸,来到了巴蜀腹地汉中市,当我们走出高铁出站口时,只见身材不高,满面笑容,白发婆娑的李本林迎上前来,老同事时隔多年再见面,彼此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双分别已久的双手紧紧的握到了一起,热情拥抱,互致问候。
  
出站后,李本林把我们带上了一辆黑色轿车,上车后他告诉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他的侄子,可见他是专程从西乡来接我们的。
  
李本林告诉我,当他在10月下旬接到我们要去西乡采访他的电话时,他兴奋地一宿都没睡好觉,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和激动!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中铁建工集团新班子、新领导对我们这些家在外地的曾经走出过国门的退休老职工是这样的关心。二是没想到自己退休十多年了,单位还能派人专程前来走访慰问采访他,言谈话语中对中铁建工浓浓的人情味发出了由衷地赞叹!心中泛起了幸福的涟漪,充满了感激之情。
   
汽车在汉中通往西乡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西乡县城。

微信图片_20181208225309
       
冬季的西乡县城
    
一沓沓发了黄的照片记载着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微信图片_20181207152241

李本林(前排左3)陪同桑给巴尔总统伊德里斯.阿卜杜勒.瓦基尔查看领事馆选址

微信图片_20181207152354
   
李本林(中)和施工人员进行领事馆工程地基钎探
在西乡期间,李本林和我同住一个标间,晚上聊到很晚才休息。他给我带来了厚厚的一大摞在坦桑尼亚的工作照和生活照,重现了他当年在国外的工作生活情景。

李本林告诉我,他1950年生人,197711月西南交大毕业,工民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建厂局四总队施工组任技术员,带他的师傅是一处老工程师徐伯新。19787月第一工程处成立,先后参加了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南厂机车车间项目建设,担任过一处二队副队长。曾先后两次走出国门,参加海外工程建设。

第一次是,198511月出国,担任中国驻桑给巴尔领事馆工程项目经理兼项目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党建工作。该工程19863月开工,19883月竣工,建筑面积2630平米,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为652.75万元。当时领事馆的选址是在一片杂草丛生的椰树林砍伐后的基础上建的,桑给巴尔总统还亲自去了现场,查看了地形,确定了建馆具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官方对该工程的重视和中非之间的真挚友谊。

刚到工地,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的障碍,要米没米,要面没面,非常不方便,到哪里买菜都不知道,没有燃料,我们项目部的同志就去拣椰子树的干枝叶烧火做饭。只好借助于当地的华侨,找到了一家华侨开的方便面厂,他们制作方便面工艺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晾干了的面条,大袋装的,用白开水煮了后,放了点咸盐,倒了点酱油醋,没有一点蔬菜,大家就这样草草的填饱了肚皮。

开工初始,施工工具,建筑材料还没运到,我又向当地华侨求助,找到了广东华侨岑先生,说明情况后,岑先生知道我们是来建领事馆的,表示愿意帮我的忙,就赞助了我们一袋水泥,浇筑了一块工程奠基石。

当时建筑组经过协调只给我们配备了一栋面积不大的木板房,我们把它隔成了三小间,一间作为项目经理和翻译的办公室,一间给外交部国外基建处的女处长李淑兰女士用,另外一间作为一间会议室兼会客室用。

职工住的三类房,都是当年修坦赞铁路时用过的废旧瓦楞铁搭建的,非常简单。

当地蚂蚁特别多,我们就在板房四周开了一个小凹槽,倒上些柴油,防止了蚂蚁的侵袭,效果不错。19888月项目完工回国。

第二次出国是在1995年元月,参加了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大修工程项目的师公,本人主要负责招投标这一块,工程完结又转入了市坦桑尼亚保险公司大楼、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经代处、中坦航外墙维修等项目施工,本人主要负责施工技术管理,19978月回国。

  一生最大的遗憾未能为老母亲养老送终
   
1996年中秋节,老母亲辞世,家里人知道我在国外,告诉我了也回不去,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所以就没告诉我。我是在老母亲去世几个月后才得知这一消息的,当时心里十分悲痛。在母亲去世周年的忌日里,我专门从国外赶回了自己的家乡,祭奠了老母亲后,特意摆了几桌酒席,答谢了村子里的的街坊邻居和乡亲们,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按老家习俗,老人辞世两周年还要立碑,因远在国外忙于工作,我也未能赶回来。
       
非洲人最喜欢中国的清凉油、风油精

微信图片_20181207152652

李本林(前排右1)和领事馆陈伴年馆长(后排中间)及工作人员、黑人朋友在一起

桑给巴尔岛属于热带地区,天气大多数都是非常炎热的。到了夏季,炎热高温,而且这里的蚊虫也是有很多,大该是清凉油风油精驱蚊的效果好的原因,在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把清凉油、风油精视为神品,经常出入海关、机场、港口、车站、码头,黑人朋友把清凉油、风油精亲切地称为CHINA油。经常找我讨要,我就千方百计从医疗组弄了一些,随身携带,送给他们,黑人朋友都很高兴。

他非常感谢自己的妻子,自参加工作以来,夫妻一直长期两地分居,很少顾家,是妻子撑起了家中的一片天,不仅全力支持自己的工作,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还为自己的双亲养老送了终。

当我们看到李本林满面红光,身体健康,一家人其乐融融时,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时,我们为他的家庭美满幸福而高兴。

李本林欣慰的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就来到了建厂局,眨眼之间四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我把自己的最好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献给了非洲。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建造的铁路客运站房和铁路厂房时,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每当回忆起中国驻桑给巴尔领事馆是自己亲手组织建造的,心里美滋滋的!自己虽未尽孝但尽了忠,活的坦然,无怨无悔。

我为我们中铁建工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他说坦桑尼亚是中国人民值得信赖的好朋友,铁哥们儿。他坚信中坦友谊一定会薪火相传,万古长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