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明代江夏(今湖北武昌)营妓呼文如与进士丘谦之的爱情故事在明代曾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故事颇有浪漫色彩,而最让文人们称许的是呼文如这首表达深婉爱情情感的七绝诗《寄丘生东粤》,诗曰:
“郎马无凭似蟢蛛,
也有游丝在路途。
侬心好似春蚕茧,
镇日牵丝不出庐。”
呼文如,或许因为家中有人犯了重罪,被官府卖入湖广军营,成为一名营妓。但她能诗词,会弹琴,还拿手画兰花,是个才女。当时丘谦之以户部郎官的身份外放为广东某地太守,路过黄州于客座中得遇呼文如而一见钟情,遂议订婚约。
但丘父一听儿子欲娶烟花女子,便横加拦阻。丘谦之逼于压力,有弃约之念。于是呼文如便写了这首诗赠丘谦之。诗中以两个精彩的比喻诉说自己的情感折磨。一是以蟢蛛喻丘生。蟢蛛是一种长腿的小蜘蛛,当牠在路上行走时会撒下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蛛丝。这种断续无定游走无凭的蛛丝用来形容丘生的行踪、丘生的情感十分贴切。二是以春蚕喻自己。春蚕吐尽心丝织成茧最终困死于茧中,这用来形容自己为爱情的思念所困无法自释,同样贴切。而最妙的是两个比喻相形,益发增添诗文的形象感染力。因而,全诗读起来有浓浓的民歌风味。
故事的后来(六年后)是丘谦之罢官回到家乡夷陵(今宜昌),在一个大雪飘飞的冬日,江中有一条小船直抵丘生家楼下,呼文如神奇出现。这位倔强的小女子诉说了这六年中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冒险潜逃经历,两人相抱而哭成一团。后来丘父再也无法阻止这对有情人的婚事,这一爱情故事也就有了美满的结局。用当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的撰述来说是:“生罢官无长物,携文如遍游名山,弹琴赋诗,以终其身。”(《列朝诗集小传》)虽然没有官做,也没有多少钱财,但携得美人游天下,还一边弹琴听曲、赋诗唱词,这福分也让人深感满足的了。
呼文如的爱情诗有巧喻而得以善终,明代另一位才女冯小青的爱情诗有痴念而竟成悲剧,这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事儿。
这冯小青与苏小小是杭州西湖湖畔埋藏着的两位悲情女子。苏小小的故事较多人知道,而冯小青的悲情便较少人知,我们这里不妨简要介绍一下。冯小青的祖上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打下大明江山,建立了汗马功劳,享有高官厚爵。到冯小青的父亲时,官封广陵(今扬州)太守。冯小青的童年就在广陵的太守府度过,这位太守千金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又兼习文弄墨,抚琴弹弦,吟诗作画,养尊处优,出落得花容月色,优雅不凡。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起兵夺建文帝位,冯小青之父作为建文帝之臣曾带兵抵抗,朱棣即位后,冯家被诛连全族。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便随着杨夫人逃到杭州,寄居到一个曾与冯父有过一回交往的本家冯员外家中。这一夜之间,冯小青从太守千金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此后便沉浸于悲痛忧郁之中,而爱情的悲剧也开始上演。由元宵夜猜灯谜与冯家大少爷相识,到后来一同赏梅吟雪,最终被冯大少爷纳为小妾。但也就只有个把月的美好时光,其后便备受大奶的欺凌和羞辱,不久便被遗弃于孤山脚下,与一老仆幽居于宋代处士林和靖种梅养鹤的那个地方。如此遭遇与波折,叫一位弱女子如何消受得了,悲伤与忧郁,很快便让一代红颜夭折,小青死时年仅18岁。
有如此绝等伤心之事,便会有如此绝等伤心的诗。冯小青留下的几首《无题》诗,堪称爱情诗中最为痴情的伤心之作。先看其一:
“春衫血泪点轻纱,
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
一时应变杜鹃花。”
春衫血泪,正是冯小青伤心至极的形象写照,但在这曾经是先人修身养性、隐居赋闲的高雅所在,冯小青也想自解自慰,排遣那纠结在心中的悲哀和怨恨啊,于是,在她的眼里,在她的心上,这岭上的三百株古梅树,虽然洁白如雪雅淡清香的梅花已落尽,但一准又会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来的,那杜鹃花会红得似火,因为是她小青心中滴血所染成的。这是一种自豪还是一种悲凉?这是一种宽慰还是一种绝望?或者兼而有之。这种复杂心绪的自解自慰,既能读出女诗人的才气,又能感觉失意者的悲情。下面这一首更是如此: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写的传奇剧本。剧中写少女杜丽娘曲折浪漫的爱情传奇故事。身居深闺的太守千金杜丽娘,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竟因情所困相思而死。但死后又与柳梦梅神奇的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这个故事歌颂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弱女子挣脱思想牢笼,与命运奋起抗争,追求爱情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冯小青显然从杜丽娘的曲折遭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以“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获得一丝慰解。但这“ 挑灯闲看牡丹亭”终究是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满足,始终无法改变“冷雨幽窗不可听”的现实,所以只能陷入“自闭症”的悲哀。
冯小青借写诗唱愁怀的自解自慰,既无法改变自己独守幽居的生活景况,也无法医治心中悲哀与忧郁的精神创伤,最后想到了要留住自己的形象,于是不惜花费身边所有的积蓄去请高明画家来为自己画像,第一次画出的像她说得其形而未得其神,第二次画出的像又说缺乏情态,好在这画师十分了得,又极为耐心,仔细花几天再不断观察冯小青的生活细节及喜怒哀乐的表情,最终画出了形神兼得活生生真如其人的画像来,于是此后冯小青每日便与自己的画像为伴。正是那种顾影自怜、形影相吊的情形。下面这第三首七绝写的就是这特别的心境:
“新妆竟与画图争,
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
卿须怜我我怜卿。”
昭阳是汉代宫殿名,汉代赵飞燕、唐代杨贵妃住过的宫殿,都叫昭阳殿。也代指古代妃子居住的后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诗句。把自己与古代妃子相比,足见这冯小青已自恋到何等程度。画像上的小青会光鲜依旧,可现实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这情景小青自然痛心但也回天无力,于是只能自嘲道“卿须怜我我怜卿”。
卿须怜我我怜卿,是从“自临春水”照见自己已不成人形的瘦影后用以宽慰自己的解颐语。但无缘再会心上的夫君,顾影自怜又怎能消解她心上的忧愁?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请读这最后一首七绝:
“稽首慈云大士前,
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
洒作人间并蒂莲。”
慈云大士,泛指佛和菩萨。杨枝水,指观世音菩萨手中可救治凡间万物的宝物。向佛祖祈求让自己的微薄生命,化为菩萨手中的宝贝去创造奇迹,去成全人间一切有情人都能过上美满的婚姻幸福生活,这冯小青的慈悲情怀也够让人为之感动的。尽管自己的爱情如此悲伤和凄凉,却一点没有怨恨之心,还为世间人祈福,实属难得。但由此也看出冯小青情痴到了痴迷的地步,这菩萨是要劝人放弃情欲的,向本来要消灭爱情的菩萨去祈求庇护爱情,不是荒唐与无知么。(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