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绝句爱情诗(21)

 江山携手 2018-12-14

21

 

相思而有梦,恋情深厚使之然。有梦而见之,尽管只是一种虚幻的欢乐,但还可以迟迟品味,说出“梦里寻君作样看”的痴情语来。有梦而无见,这相思之情便无所遣放,徒有空自悲叹了。清代岭南诗人黎简,有一首绝句便写了有梦无见的相思苦楚。这首《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如此咏道:

                      “ 一度花时两梦之,

                         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

                         豆熟打坟知不知?”

黎简是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精书法,擅长篆刻,号称“四绝”。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生活比较清贫。他是广东顺德县人,特喜爱东樵(罗浮)、西樵二山之胜而自号“二樵”。又因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为狂,遂自号“狂简”。据说当时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袁枚,慕其诗才到广州欲求一见,竟被黎简拒之门外,足见其狂。还传说翁方纲任广东学政时,未到广州上任,先梦见二樵,一时更被传为佳话,可见黎简在当时文化人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这首诗作者有小序云:二月十三夜梦于邕州江上,因友人归舟作书,寄妇梁雪。百端集于笔下。才书‘家贫出门,使卿独居’八字,以风浪大作,触舟而醒。呜呼!梦而不见,不如其勿梦也。况予多病少眠,梦亦不易得耶!辄作诗纪之.......由此可知,这诗写的是他怀念已故妻子梁雪的悲哀心绪。

“一度花时两梦之”,是指梅花开的时节就有两次入梦的情景。但这二次梦境,“一回无语一相思”,都无法向自己的亡妻倾诉心中的思念之情。这二句平淡叙述,波浪不兴,是一种抒发激烈情感之前的铺垫。后二句便是凄凉语,痴情语,由王维的《相思》诗化入。红豆种到相思坟上,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红豆结子,熟了就会掉落到坟头。于是,诗人便进一层合理地展开想象:豆子散落打在坟身上时,栖息在坟里的亡妻能感觉得到吗?这离奇的设问也是痴情语,唯其痴更见其悲哀之情。

 红豆,用为相思的象征物,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那原因,当与唐代王维的那首五绝《相思》诗有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但王维这首诗本来不是咏唱男女之间的相思,因为诗是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诗题原作《江上赠李龟年》,这题目后来被人改了以后,也就逐渐演变成爱情诗的名作了。

 实际上,在早于王维诗作之前的时期,例如东汉,或者迟至南北朝,民间已流传着多种版本的、由红豆的自然特质生发出许多神奇的传说。因它质坚如钻,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且其“心”字形外观及纹路,颇像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于是便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泪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 或说是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红豆的这些民间传说,相信是掩没王维诗作本意而使之成为专唱爱情的因素之一。此后,诗人们爱用红豆来咏颂爱情。近代王国维写过《红豆词》四首,是历代红豆爱情诗中的佳作。其第三首这样咏道:

                         “别浦盈盈水又波,

                           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

                           只恐春来茁更多。”

王国维这诗突破了咏红豆尽言其“最相思”之意蕴,从红豆耐得践踏推残、只要有适当时机就会茂盛生长的特性,歌颂爱情至死不渝的坚贞,可谓写出了新意境。

 前些年,国内一家服装企业为了打响其“红豆”牌的名牌效应,策划了七夕红豆相思节并举办以《红豆相思》为主题的诗词大赛,一时间在国内外的华人中兴起一股创作红豆诗词的热潮。据称一共收到十万多篇诗词作品,其中就有一批写得相当有水准的佳作。比如东北诗人刘庆霖的《红豆吟》:

                        “相思红豆古今日,

                          聊把一枚存梦中。

                          我自有情如此物,

                          寸心到死为君红。”

 七夕是中国本土传统的情人节,红豆是王维《相思》一诗广泛流行后在国人中认定为爱情和相思的象征物。因此,刘庆霖的诗作便由旧节日的复兴和传统文化的翻新入手,首句描述的就是这一盛事的景况。这是由题目直接切入的写法。次句紧承首句阐明的话题,描述自己置身于此项盛事的具体作为。“聊”字下得很妙,读者尽可以自己的理解去作合适的解读。在笔者读来,这“聊”字既包含有姑且、随和之意义,也有仓促参与、不经意之间作出决定的味道。首二句一扬一抑,为后面高潮的突起铺好路径。后二句则抒发诗人自己的胸怀和感情,也借自己的真挚感情来赋予红豆的高尚品质和忠贞情操。结句的“为君红”唱出了本诗的最强音,有让人为之动容的感染力。这诗因为是应赛之作,所以“寸心到死为君红”的“君”,可以是具体的一个人,也可以是泛指的人、群体或一种理念。比如可以把此诗解为作者歌颂爱情之作,也可以看作作者表达对复兴传统文化的坚定不移的深厚感情。而后者所表达的情怀已超脱个人的卿卿我我,意境更为广大。

 刘庆霖的诗作是七夕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的获奖作品,写相思,咏爱情、亲情,立意清新,笔力雄劲,深婉多姿,诗味醇厚。同是获奖作品的山东诗人张明新一首七绝,则可谓当今咏红豆写相思的妙作。

 天籁之作往往是情感骤然而至,诗思撞入胸怀,诗句不假思索而信手拈来,一经写出,竟无须雕琢,朴实自然,顿放光彩,这与有意写诗而苦吟再三、雕琢几回拿出来的“工艺品”便决然不同。张明新的这首《送别》便属于这种情形,其诗曰:

                          “南国春风路几千,

                            骊歌声里柳含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

                            已把相思写满天。”

 此诗以《送别》为题,全诗以送别人的情感为脉络,以形象描写和神奇妙喻交相织造成篇,从而写出送别情人或亲人的特定情感。

 此诗最精彩的是第三句。作者突发奇思妙想,把夕阳比喻为红豆,一者形似,二者色近,可以生发合理的联想。而正是这一神奇妙喻,使得以景结情的结句水到渠成,有顺手牵羊之妙。当代诗人、诗评家丁芒这样评论道:“第三、四句用超常的诗联想把凄然送别的迷茫情绪导向辽阔、浩茫的高迈境界。”更有评论家认为,以夕阳喻红豆,以满天晚霞喻满腹相思,比王维用“春色”、“红豆”喻相思,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古往今来咏红豆写相思的颠峰之作。(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