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绝句爱情诗(22)

 江山携手 2018-12-14

 22

 

再读王凤山的一首《红豆情思》,也有动人之处。作者同样运用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读起来,便让人觉得亲近一些,有趣一些,舒畅一些,似乎正轻轻地挠到人们的痒处,有一种痛快感觉:

                      “少年心事久尘封,

                            偶拾香囊一豆红。

                        勾起闲愁谁会得,

                            伊人不到梦魂中。”

少年心事,大多是一种朦胧的追求。但不带功利,不计得失,纯然出自天性,只是觉得好玩,或者特别喜欢。这其中,最让人一辈子记得、说不清给自己留下的是快乐还是懊悔、总是一不小心就翻出来咀嚼的,便是那没有结果的初恋。因为不成熟,所以有一点香甜,但更多的是酸涩。尽管酸涩,但因为曾经投入激情,所以又喜欢回头去寻味。那结果,又会有一番闲愁,一番惋惜。这首《红豆情思》,写的便是这种情感。相信世上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感经历,所以读这首诗时很容易把自己也摆进去,这就容易理解,容易催生情感的共鸣。也许是旧日里珍藏的一粒红豆,也许是那一本书中还夹在书页里已褪尽旧日颜色的字条或树页,也许是一件送出去又退回来但自己又一直不肯把它消灭的小礼物,“勾起闲愁谁会得,伊人不到梦魂中”!淡淡的哀怨,袅袅的情思,真让人难以消受。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生有太多的事要做,但,爱,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此诗妙在只描述一片情感,让无形的情感能具象地凸现在读者眼前,这比空发议论,比抽象说理,诗味更纯正一些。

  红豆与相思,就这么被诗人们捆绑在一起,成为爱情诗中一个传唱千年的曲调。这曲调,似乎还让人百听不厌。那原因,是因为有高明的诗人,不断往旧的曲调里注入时代的新气息。常唱常新,曲子自然还有生命力。而且,每一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经历,有人会唱得悲怆流泪,有人会唱得轻松幽默,是以丰富多彩。

  通常,写恋人相思的诗,有痴情语可以把相思之情表达得深婉一些,尽管只是适合于一些特别的情景,比如梦境,或则醉酒之时。但有时诗人也可以依借眼前的景物,通过着意渲染周围场境或景象,并采用拟人或其他修辞手法,同样达到以痴情语表深婉情的艺术效果。

如清代诗人厉鹗的一首《杨柳枝词》,借眼前的春柳写女子的相思,便是一例。其诗曰:

                       “玉女窗前日未曛,

                         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

                         绣出相思寄与君。”

这诗是以代言诗的形式写的,前二句就是描述女主人公在窗前所看到的景象:日近黄昏但斜阳还没落尽,湖边的垂柳笼烟带雨,水气袮漫,柳色迷离。于是,诗人便从夕阳斜照、柳丝飘逸的景象联想到女子的相思心绪。那笼烟带雨的柔美的柳丝,正是相思绵绵少女的绝妙写照。遂以柳喻人,说出“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的痴情语,使女主人公的爱情理想和相思情怀显得十分美好和愉悦。

 同是清代诗人的金和,也有一首代言的爱情诗,同样含有以柳喻人的手法,但说出的痴情语却有另一种感情色彩。这首七绝《春闺曲》这样咏道:

                        “也卷重帘也倚阑,

                           暗缄柳絮寄人看。   

                           东风用尽开花力,

                           吹上侬衣只是寒。”

     以闺情为题材的绝句诗,是唐代诗人写得最多的一类怨诗。大抵有唐一代,疆域广大,边塞绵长,劳兵戍卒,造成多少人家新婚夫妻远别,那种独守空闺“悔教夫婿觅封侯”、“忆着征夫泪数行”的怨恨与悲哀,是诗人笔下写得最多的世象。金和的这首《春闺曲》写一位少妇,春日倚栏,纵目远眺,当也是思念远别的夫君。至于这远行未归的心上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做买卖的商贾,还是上京赴考的学子,便不得而知,但从倚栏女子“暗缄柳絮寄人看”的动机来推测,似乎有怪夫君薄幸变心之意味。因为这柳絮毕竟是飘荡不定之物。正因为这妇人似乎感觉到远行的夫君或许在外另有移情变心之事,思念之中不免心寒至极,所以才说出催开万花的东风吹到自己身上依然只觉得寒冷的话来。这等于说,东风催开万花的送暖功力在自己的身上却失去效用。这是夸张,也是痴情语,但敞露的是惆怅而悲哀的心绪。

 这首七绝,首句的两个“也”字,勾勒出这独守空闺的女子惆怅而疏懒的情态。卷帘,只为放目远眺,倚栏,是期待的人没有到来而心有不甘还想会否有奇迹出现。尽管每日里都只是失望而归,但这女子依然在失望中继续这“也卷重帘也倚阑”的守候,惆怅无奈的心境昭然若揭。这种铺垫为后两句的警策预先营造了浓郁的气氛。

 假如这“也卷重帘也倚阑”的痴情女子有朝一日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夫君,她会怎么样呢?喜出望外,欢乐至狂?唐代无名氏的一首《杂诗》就有趣地描写这一特定时刻思妇的异常举动,其诗曰:

                         “一去辽阳系梦魂,

                           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

                           徒遣箫郎问泪痕。”

辽阳,在辽东半岛,唐时战事频繁发生的地方。夫君从军远行去了辽阳,令守候在家的妻子牵挂心肠,梦魂游走到边关。这一天,忽有丫鬟匆忙来报,说姑爷回来了,他骑着马已到了中门,很快就要进屋里来啦。这在“卷帘”、“倚阑”疏懒站立的少妇,闻言顿时喜出望外,忙回到梳妆台前,对着纱窗手忙脚乱地翻出脂粉,正想匀施到脸上,突然在菱花镜中看到自己脸上的两道泪痕,拿着扑粉的纤手也就僵停在半空。她不想破坏这相思苦楚的印迹,不想让红粉掩没了它们。留着它,好让刚回来的情郎问上一句“你怎么流泪啦”,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思念苦楚,也就有得倾诉了。多么细密的女儿家心思情怀,多么真实生动的爱情生活细节,让人读着拍案叫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恐怕便是接下来上演的动人情景了。

好诗就这么感人。唐代无名氏的另一首《杂诗》,似乎就是接着写这对久别团聚的夫妻在享受了短暂的相聚之后又依依惜别的场面,其诗曰:

                        “数日相随两不忘,

                          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

                          把取红笺各断肠。”

团聚的欢乐,也就是短短的那么几天,越是短暂,就越加珍惜每一刻欢聚的宝贵时间。但欢乐的时间过得最快,转瞬又要分手离别。一面是情意绵绵如胶似漆的缠绵,一面是痛断肝肠难以割舍的离别,残酷的这一时刻终于到来。或许是就要远行的丈夫知道妻子害怕自己一走会否变心,便在红笺上写下几句让妻子定心的誓言之类。不过,那毕竟是纸上的东西,海誓山盟虽好,又怎么能替代得真人耳鬓厮磨的温存?红笺上的笔迹未干,断肠人已不得不各奔东西,这便是催人泪下的场景。

清代女诗人刘絮窗有一首《送别感赋》,写的也是恋人离别的情景,但诗意文雅而含蓄一些,其诗曰:

                       “理罢云鬟展转思,

                         池塘正值梦回时。

                         近来诗句如春柳,

                         只向东风赠别离。”

首二句便说她送走了情郎之后,茫然若失,正在池塘边对着水中照影用手梳理一头乌发之时,想起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和淮南小山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不免又辗转生出伤离念别之思绪。梦回时,指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诗句乃在梦中得之,与自己此时心境正相仿佛,是以取“正值”二字助“展转思”的特定情景。这么写,可以借谢公之典故来渲染自己对送别男子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为后两句的抒发情感营造客观氛围。

后二句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拿春柳比诗句,想象十分奇特。柳丝在春风中迎风摆动,好比送别人之挥手作别。柳与“留”谐音,折柳便是作留、挽留。所以,古人尽以折柳表达送别依依不舍之心意。诗句与春柳的可比,是因为送别的诗句能表达摇曳跌宕之情思,恰似柔柳在风中飘舞披拂。自己写给情郎的赠别诗句,正如多情的春柳迎着东风舞出别离之柔姿,唱出惜别之情思。这种比喻,这番言语,未经人道过,是以显得新颖,有味,深具熟悉的“陌生化”效果。

 上举唐代无名氏《杂诗》中也有一首写恋人离别的情景,但诗里的女主人公不但抒发分离的苦楚,更为情郎在天涯海角的漂泊奔波牵挂担心。其诗曰:

                        “花落长川草色青,

                          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

                          今日分飞一涕零。”

  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烟雨朦胧的春天,原本是情人踏青、恋人相聚的时节,偏偏在此时要与情郎分离作别,心中的感受岂一个愁字、苦字能说得。飘蓬,本意指风吹折蓬篙在空中飞旋不定,此处喻远走他乡的恋人到处漂泊的生活。正因为想到恋人在外面飘泊奔波的苦楚,分手时便忍不住的伤心落泪。这诗的可道之处,就在送别的女子不但为自己日后独守深闺的苦楚掉眼泪,也为出门谋生的男人飘泊无定的生活担心,这正是真爱、纯朴的爱。(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