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协和医院丨中国克罗恩病抗-TNF药物治疗的长期感染风险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8-12-14

既往的观点和实践

自20年前开始应用生物制剂以来,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策略正在迅速发展。


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包括英夫利西单抗(IFX),阿达木单抗(ADA)和赛妥珠单抗,已被广泛用于的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


抗-TNF药物在亚洲IBD患者中的总体疗效,似乎与来自西方国家的患者相似。


虽然抗-TNF药物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证实,但仍然不确定,在长期治疗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


多项来自西方国家的临床试验和登记研究表明,感染和恶性肿瘤是抗-TNF治疗最关注的并发症。


有研究显示,抗-TNF治疗使IBD患者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增加一倍,大规模队列研究也表明,严重感染的风险增加。


近期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所有感染的发生风险显着增加,特别是包括结核感染在内的机会性感染。


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抗-TNF治疗IBD后感染性并发症的了解,主要基于西方国家的对照临床试验和登记研究,来自中国临床实践的数据仍然有限。


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多种病原体感染的流行地区,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和结核杆菌感染。


所以,同样是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CD患者,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临床实践中应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搞清中国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长期感染情况,对于制定我国CD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有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CD患者。


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数据,以及英夫利西单抗开始治疗后的所有感染事件。 


通过Cox回归分析,评估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共有70例CD患者被纳入这项研究,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5个月。


治疗期间共有21.4%(15例)患者发生了17例感染事件。从开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是21周。


在所有感染事件中, 47.1%(8次)是病毒感染,包括2次CMV病毒血症,2次带状疱疹,1次乙肝病毒再激活,和1次乙肝病毒感染。 


此外,细菌感染占35.3%(6例),包括4例呼吸道感染,1例肛周脓肿和1例艰难梭菌感染(CDI)。


剩余3例为真菌感染,包括1例血液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和1例真菌性食管炎。


由于感染性并发症,在15例患者中有6例(40%)停止了英夫利西单抗的治疗。



统计分析显示,疾病分型为B1(炎症)和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发生感染事件的风险更高。


当感染发生时,激素停药失败和未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比例更高(P <>


根据Cox风险比(HR)分析,激素减停成功(HR=0.275)或黏膜愈合(HR=0.155)的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风险更低。


总之,这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显示,CD患者长期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感染并发症风险较高。


黏膜愈合失败和同时接受全身性激素治疗,是英夫利西单抗维持治疗期间发生感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启示和影响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CD患者接受抗-TNF治疗期间的感染事件,以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国CD患者长期抗-TNF治疗期间累积的感染发生率。还发现成功停用全身性激素和实现黏膜愈合的患者,感染事件的风险降低。


在这项研究中,感染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为13.7次每100患者-年,高于其它已发表的研究报告。


之前一项源自TREAT登记的队列的研究显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个月以上的严重感染率为2.04次每100患者-年。


另一项包括47项试验(14439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报告显示,使用抗-TNF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所有感染的发生率为33.6%。


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中国患者中,发现病毒感染(47.1%)最常见,其次是细菌(35.3%)和真菌感染(17.6%)。


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结核感染的流行地区,在抗-TNF治疗之前和期间需要严格筛查并监测这些感染。


TNFα是一种细胞因子,被认为是抵御乙肝感染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和肝脏中TNFα的水平升高。


TNFα可以通过干扰素-γ,刺激乙肝病毒特异性毒性T细胞,进而抑制乙肝病毒基因表达,诱导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凋亡。


在这项研究中,有2例乙肝病毒感染。其中一例HBsAg+患者发生病毒再激活,需要停止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


另一例在IFX治疗前有HBsAg-和HBsAb,但在IFX治疗62周后转变为HBsAg+。


之前一项研究报道, HBsAg+携带者使用抗-TNF药物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生率为39%,而抗病毒药物预防会降低病毒再激活风险。


缺乏乙肝疫苗接种,和与HBsAg+人员的密切接触,被认为是乙肝感染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抗-TNF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特别是在中国,应特别强调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


之前的结果显示,使用全身性激素是IBD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和抗-TNF药物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


这项研究也发现,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期间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开始抗-TNF药物治疗后,应建议适当和及时地减少激素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