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奖金为何总发不完?

 昵称22998329 2018-12-15



每年十月初,全世界的目光就聚集在北欧,等待着诺奖各个委员会依次公布当年的获奖得主。随后,荣誉纷至沓来,如果这些领域有像网球积分排名的话,我相信不少获奖者会迅速蹿升至年度前十。同时一份相当于这些科学家平均20年总工资的巨款作为奖金也非常诱人。



可能对关于诺贝尔奖的一些历史不太熟悉,不少媒体在报道时经常把笔墨放在诺贝尔本人的八卦上,比如为何不设立数学奖之类的;或是按种族、性别、国家等去统计获奖人背景,但这与诺贝尔奖本身要“跨越不同,专注贡献”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如此宣传的结果是,在不少老百姓看来,拿到这个奖就等于到北欧几日游、和王室政要吃顿好的、回来后在北京五环外买个套房......




可事实上呢,一个始创于1901年并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公信力、号召力的奖项绝不是靠几个八卦故事就能维持至今,百年老店亦曾经在风雨中飘摇过。诺贝尔再有钱,也扛不住每年几千万奖金和近千万庆典活动的大开销,它的成功运作,是几代人兢兢业业打造的结果。正如《一代宗师》里说的,“宫家六十四手,叶里藏花。”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诺贝尔奖的这些幕后英雄们。




时间倒拨回19世纪,当年的诺贝尔意气风发,在法国化学实验室的深造让他在工业革命时期靠发明的炸药一战成名。迅速积累的财富可以让他在意大利圣雷莫(San Remo),一个优美的地中海沿岸,买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堂。但金钱不能抵抗无情的疾病,诺贝尔甚至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瑞典看上一眼,就于1896年12月10日病逝了。



在他的遗嘱中,非常清楚地提到,要把3100万瑞典克朗贡献来,作为对那些在科学及人文方面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的奖励。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prizes to those who, during the preceding year, shall have conferred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奖给那些应该是在既往对人类做出最伟大贡献的人们)…”,“…no consideration whatever shall be given to the nationality of the candidates…(不考虑任何候选人国籍的事宜)”,这就直接给诺贝尔奖定了基调,最有力度的重奖加国际化视野。这里必须说明两点,3100万瑞典克朗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多,但在那时候购买力非常惊人。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的晚宴时五道菜,总共15瑞典克朗,相当于今天200美元;在诺奖之前,虽然欧美各国都有奖励各自科学家的传统,比如奖金或进爵,但从未有一个国际化的大奖设立,也就是说,诺贝尔奖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科技人文方面全球化的奖项。




交代好遗嘱,诺尔贝结束了自己短短63年的一生,留给后人的,除了这笔遗产外,还有更多可以想象到的纷争。首先是来自瑞典国内民众的广泛不解,为什么不能把奖金专门用作奖励瑞典人,而是如此大方地分享给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能对瑞典并不友好的国家,凭什么要把奖金给他们?!而另一方面,作为诺贝尔家族的亲戚们则完全出离愤怒了,自己拿不到好处,反倒眼睁睁看着这笔巨款即将一块一块地分发出去,这怎么可以?!于是瑞典舆论界长篇累牍地进行批判,亲戚们干脆诉诸法律。这其实也能理解,我们到现在21世纪了,不少人听说国内的富人把钱捐给美国名校时同样怒不可遏。




于是经办诺贝尔遗嘱的几位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勉强让这些风波平息。紧接着,这几位诺奖创始人又马不停蹄地设立了管理遗产的基金会,以及在1898年确定了瑞典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作为评选机构。同时他们规定,基金会的职责就是维护诺贝尔遗产的规模,保证每年奖金颁发、奖章制作以及庆典费用,无权干涉或影响任何专业委员会的评选工作。所有评选过程必须在保密且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公平完成。之前,基金会董事会成员通常是德高望重的名人,政府官员,例如首相 外交部长。直到1960年,乌普萨拉大学教授Arne Tiselius,生物化学先驱人物,第一次以学者身份入驻基金会的董事会。






而更早期,还得提一位叫Ferdinand Boberg的人。为了能让诺奖从降生之日起就有一个高起点,他费尽心机地推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所有的庆典仪式安排及其晚宴细节都极尽奢华。不但是邀请包括瑞典皇室在内的广泛社会名流参与,同时他还说服了当时在瑞典首屈一指的建筑大师答应帮他推荐在刚刚建好的市政厅里举办,哪怕之前的音乐厅和Grand Hotel已经足够高大上了。这样的运作果然迅速提升了诺奖在欧洲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其铺张浪费的声音。




原来以为历经5年准备后,于1901年正式启动的诺贝尔奖会风调雨顺,却不料在不到4年后的1905年,挪威议会宣告瑞典-挪威联盟解体。经过瑞典和挪威多月的协商,瑞典终于在同年10月26日承认挪威为独立的立宪君主国。奥斯卡二世当日放弃了挪威王位,丹麦的卡尔王子于11月18日登基为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受此影响,诺贝尔奖被迫将和平奖部分留在奥斯陆,而在斯德哥尔摩保留其它奖项。




紧接着,1907年,奥斯卡二世逝世,瑞典全国哀悼,诺贝尔奖庆典及晚宴被迫取消;1914-1918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典礼再次取消。好不容易等到1919年,组委会觉得要提振下士气,于是决定将庆典安排在6月2日,这样一来就能赶上瑞典夏季清新宜人的好天气。不曾想,这时玛格丽特公主又病逝了,没有任何皇室成员参加庆典活动,加上当天居然阴雨连绵,让人沮丧到不行,直接宣告此次安排的彻底失败。无奈之下,基金会重新将庆典时间安排在诺贝尔的忌辰12月10日。再之后,庆典小心运作了十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来了,这回导致1939-1943年的庆典被迫取消。当然每年该花的钱是作为人道主义援助花出去了,并没有存着。




有很多人会以为守着诺贝尔遗产的这座金山应该不差钱,不但可以奖励科学家、文学家,还能有富余不少该吃吃该喝喝。不仅我们是这么想,起初那些创始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有瑞典政府保证,最初几年靠吃利息还有结余,大家也准备就这么过下去。可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在1914年,瑞典税收只有10%,但一战开打后,1915年税收翻倍,这情况不停恶化,直到1922年,诺贝尔基金会几乎快被泰山压顶的税收榨干最后一滴血,以至于1923年诺奖奖金是史上最低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基金会都是全瑞典纳税第一大户。为了生计,基金会成立了投资公司,旨在希望通过有限度的谨慎投资能够度过难关。这困顿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第二次世界二战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瑞典政府也意识到诺贝尔奖在全世界范围的重要性,故免除了基金会的税务。这样的利好果然让基金会有信心继续大步前进了。可没过多久,他们又意识到,因为投资美国公司的缘故,虽然瑞典的税收免了,但还得缴纳一大笔费用给美国政府。于是经公关协商,美国于1953年亦对诺奖基金会免税。而历经重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此时的基金会总资产已经缩水到1901年的三分之一了。




为了能让诺奖每年继续坚持激励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基金会在1987年做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他们把基金会的大部分资金转移到一家名为 Bevaringen的公司,并通过其上市,并鼓励范围更广的投资项目。如果换作今天的股市,这几位做决定的基金会管理者可能就是诺奖终结者了。还好当时股市行情不错,仅仅4年,基金会终于把资产重新恢复到1901年启动时的水平。而到2000年时,诺贝尔基金会已拥有40亿瑞典克朗资产,足以保证每年拿出几千万作为奖励。




除了投资之外,基金会另一个收入来源就是接受捐款。1968年,瑞典银行成立300周年之际,该行决定为基金会捐赠一笔数额惊人的款项(具体待查),并由此设立了全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可能在当时也解决了基金会财务方面的燃眉之急,但随后基金会便正式对外宣布,经济学奖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新增奖项,从此不再设立更多项目。




而除了每年给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颁奖外,诺贝尔奖基金会自己也获得过奖项。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学与技术基金会奖励诺奖基金会5千万日元作为认可其“促进从1901年以来科学及国际认知发展”的贡献。同年11月10日京都稻盛和夫基金会又将首个京都奖 4500万日元奖给诺奖基金会,表彰其“推进科技人文发展”。




所有的资金储备都是为了诺奖能够顺顺利利地延续至今。而作为诺奖专业委员会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他们每年秘密邀请行业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进行提名,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并提交相关学院审核。最后经过投票决定花落谁家。最为重要的是,投票结束后马上对外宣布结果,没有半点拖延。1968年之前,虽然原则上允许三人平分一个奖项,但除了1917年将和平奖颁给红十字会外,没有真正实施。1974年,诺奖专业委员会做了两个比较重要的修改,一是提名人和候选人名单必须保密50年后才能公布;原则上不接受过世的人获奖,当然,宣布时健在、颁奖时过世的可以由家人代领,比如1996年经济学奖获得者William Vickrey。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媒体以及其它方式让世人看到活生生的业界大牛,以达到更好的宣传作用。保密手段也是确保提名过程尽可能公正公平,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很难明白这些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对人类到底有什么好处,它们又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其实诺奖主要还是奖励那些经过较长时间充分验证过的优秀成果,这是对已知贡献的肯定,对一些较新的发现对未来方向是否有影响他们始终保留意见。如果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这是对一个好东西的奖励稍微延迟了点,毕竟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几十年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单位。




在二战之后,世界上陆陆续续出现不少参考诺奖方式设立的奖项,如果在行业里有较高影响,则冠以“XX界的诺贝尔奖”,比如IT界的图灵奖。但似乎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跨领域的大奖能够超越诺贝尔奖。如果对照资金或评选方式,你会发现那些奖项也很不错。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微妙区别呢?个人觉得诺贝尔奖独一无二的系列庆典活动是关键。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每年12月5日到10日是固定的诺贝尔庆典周。从12月5日起,有不少获奖者已经携家人来到瑞典。除了游览自然壮丽的北欧风光外,获奖者会参加组织者安排的小型报告会或研讨会,特别是到瑞典一些著名大学做报告,介绍其获奖成果和目前工作进展。在12月8日,有著名指挥家与斯德哥尔摩交响乐团合作,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在12月10日颁奖仪式上,所有人被要求正装出场,尤其是男士,必须身着燕尾服并搭配白色领结以示庄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为获奖者颁奖,全球现场直播庆典盛况。到了晚上正式晚宴,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里的蓝厅里,所有皇室成员与获奖者及家人入座主桌,瑞典及各国政要悉数出席。出席宴会的1300人中,还包括200位通过SSCO学生联合会的网站抽签中标的幸运学生。此举对年轻一代投身科研的影响显而易见。




所有的庆典仪式都经过几周反复演练以保证分毫不差。而在典礼前几个月,基金会就已经选定好当日主厨和甜品厨师,并由他们带领着近50人的团队提交多个菜谱经试吃后敲定最后方案(严格保密到宴会当天)。而在宴会开始前3天所有新鲜食材就会准备妥当并开始加工。同时作为现场服务的200多人团队要安排好所有坐席、摆盘、送餐、倒酒等每个细节。宴会长达4小时,宾主欢谈期间还有穿插各种演出节目。当然,这么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全球直播。




当然,哪怕诺奖这个如今已经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奖,所有有形无形的奖励加在一起,也不及这些获奖人对全人类贡献的百分之一,倒不是我们做不到这些,而是我们能否忽略所有偏见,对这些对人类进步具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如此顶配的礼遇。我们是否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去激励这个星球上每一个愿意为人类文明发展发光发热的人大胆前行。诺贝尔奖过去不会、将来也不可能会让每个人满意,它同样有不少局限性,它也无法覆盖所有最优秀的成果,但它自创立的那天起,它就一直遵照诺贝尔的遗志,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细节,构建完善体系,努力呵护人类探索的火种。一百年后诺贝尔奖还在不在,我们不敢妄言,但它对现今世界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