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w3y2sh1 2018-12-15

摘 要:田园综合体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 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区与生活方式, 是企业参与、农业 文旅 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近些年来, 随着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的日臻完善, 不仅带动了广大乡村地区的农业、旅游发展, 更为精准扶贫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和解决路径。

1 解读田园综合体

1.1 阐述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 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区与生活方式, 是企业参与、农业 文旅 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如图1所示。

1.2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1.2.1 以产业为基础

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性产业, 企业承接农业, 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 尤其是现代农业, 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1.2.2 以文化为灵魂

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 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 还原村子原貌, 开发一个“本来”的村子。

1.2.3 以体验为活力

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 让城市居民身临其境体验农业、农事, 满足愉悦身心的需求, 形成新业态。

1.2.4 创新乡村消费

旅游业可作为驱动性的产业选择, 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解决物质水平差距的办法, 就是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图1: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1.2.5 城乡互动

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 是城乡互动。田园综合体正是一种实现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一种商业模式。关于城乡互动, 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搅合”在一起, 在行为上让他们互相交织。文化得以弥合, 才是人的城市化。

2 田园综合体结构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构架下, 田园综合体实际上是由5个部分构成: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如图2所示。

2.1 景观吸引核

景观吸引核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是田园综合体打造的关键。田园综合体通常位于地形丰富多变、景观资质良好的地段, 往往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 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 湿地风光区, 水际风光区等。可以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 让游人放松身心、体会农业魅力。

2.2 休闲聚集区

休闲聚集区是为满足由核心吸引物带来客源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 实际上是各种休闲业态的聚集 (Mall构架的游憩方式) 。主要包括农家风情建筑 (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 、乡村风情活动场所 (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 、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 体验乡村风情活动, 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2.3 农业生产区

生产区通常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 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土地上, 主要的基础生产项目为:农作物生产、果树、蔬菜、花卉园艺生产、畜牧业、森林经营、渔业生产等。生产区主要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开展循环农业、农业创意和农业体验并实现农产品的有效流通。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图2:田园综合体的结构体系

同时, 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 向游人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 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 加深对农业的了解。

2.4 居住发展带

居住发展带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农业产业与休闲产业发展, 形成以农业为基础, 休闲为支撑的泛休闲农业产业, 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 形成人员聚集, 形成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人口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 (二居所) 、外来度假居住 (三居所) 等五类人口相对集中居住, 从而形成了依托休闲农业产业的城镇人口以及为此建设的居住社区, 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2.5 社区配套网

社区配套网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 我们称为产业配套。而与此结合, 服务与居住需求的居民, 同样需要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由此, 形成了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3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3.1 田园综合体开发思路

打造田园综合体就是要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 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 以乡村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 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 以休闲商业为配套, 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 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 对项目地进行综合开发, 把乡村打造成一个“岛式圈层”结构的田园综合体, 满足政府、企业、居民、乡村旅游者等多方需求。

3.2 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

最外围圈层——乡村资源和乡村土地, 主要是农业产业聚集区, 如渔业、采摘林业等;中间圈层——休闲商业项目, 主要指为乡村居民和乡村旅游者提供服务, 具有多重功能的商业配套设施, 如提供餐饮、娱乐、休闲服务的商业街、酒店集群等;核心圈层——乡村休闲地产, 主要指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传统地产、居住小区、产权式酒店等乡村居所型地产, 如乡村景观地产、乡村度假地产、乡村养老地产、乡村主题地产等;乡村旅游休闲则是串起各个圈层的连接线。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图3:田园综合体的“岛式圈层”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 “岛式圈层”结构的田园综合体各个圈层之间并不是机械的, 针对不同的乡村本底, 各个圈层有不同的开发方向和主题, 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如图3所示。

3.3 田园综合体运作思路

首先以乡村和乡村土地为资源点, 乡村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还有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 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 这些资源构成了田园综合体的本底资源;其次以乡村旅游休闲 (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合理组合) 为吸引点, 引爆田园综合体目标市场, 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 使其成为吸引点;再次以乡村休闲商业项目为支撑点, 为乡村旅游者和居民提供配套商业服务, 完善服务体系;最后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赢利点, 取得相应回报。

4 田园综合体的打造策略

4.1 基础 资源点——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

乡村旅游资源 (泛乡村旅游资源包含了人工打造的乡村旅游资源) 决定了项目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导向。土地资源决定了田园综合体的规模, 影响着乡村旅游产品的配比结构。

根据“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土地为最外围圈层, 通过运用合理的综合开发手段, 以农业深层次开发 (如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 和农业规模化发展为主, 辅以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教育、医疗、培训等其他产业, 并形成产业间的联动。此外, 项目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还可以发展以当地农作物为主的创意农业, 并适时开展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项目。

4.2 主导/脉络 吸引点——乡村旅游休闲

乡村旅游休闲功能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主导, 在其主导下, 合理的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 使其成为整个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吸引点, 撬动乡村旅游市场。同时, 各个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之间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将扮演重要连接线的角色, 串联起田园综合体的各个圈层。

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 打造特有的“田园综合旅游休闲”, 如开设休闲垂钓、农场动物园、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在具体开发中, 可根据各自地脉、文脉等具体情况, 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 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4.3 配套 支撑点——休闲商业项目

结合乡村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等生态优势, 可分期、分步、合理的建设生态化乡村休闲度假酒店、乡村特色商业街、乡村MALL等商业设施, 作为田园综合体的商业配套板块, 综合性地体现生活、休闲、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 为整个区域提供较高品质的服务。

4.4 核心 赢利点——乡村休闲地产

乡村休闲地产, 以生态化的乡村环境为导向来打造, 主要指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传统地产、居住小区、产权式酒店等乡村居所型地产。适合开发的乡村休闲地产可大致分为:乡村景观地产、乡村度假地产、乡村养老地产、乡村主题地产如创意地产、民俗地产、酒庄等多种类型, 并可融入低碳、环保、节能、科学、效益高等现代化理念。乡村休闲地产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最核心板块, 是赢利的核心所在。

5 综合产业价值链演化

田园综合体产业链的扩展与构建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其重点内容是综合体内的生产与加工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丰富发展, 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紧密融合的基础上再派生新产业。因此, 综合体产业链扩展既要高度重视三次产业链的高端性, 又要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资源效益的全面性。

5.1 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

田园综合体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开发对产业链扩展也有特定的要求与限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公共服务平台、科研力量和品牌积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产业集群演化与整合趋势, 对照农业价值链演化规律, 依据产业补链、伸链、优链的需要, 形成综合产业链。可以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

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

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

配套产业则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 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

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各产业之间相互带动、推动关系, 具体产业引擎模式结构, 如图4所示。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田园综合体:中央落地精准扶贫的新道路


图4:产业引擎模式结构

5.2 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将各产业进行融合、渗透, 拓展田园综合体的产业链,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 将农产品与文化、休闲度假、艺术创意相结合, 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 创造出优质农产品,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休闲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 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 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中, 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 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 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 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 发挥着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 开辟了新市场, 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 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