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与瘟疫

 修身庭 2018-12-15
   隋朝只延续了短短的三十八年,却出现了六次较大的疫病流行。而隋朝前期的隋文帝时期,疫病较轻。隋炀帝夺取王位后,荒淫奢侈,穷兵黩武,疫病广泛流传。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杨勇,二子就是杨广。杨广为了夺取皇位,竭力迎合隋文帝的喜好,知隋文帝非常节俭,也不准皇族太奢华,便伪装俭朴,不好声色,与喜好奢侈的皇太子杨勇形成对比。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有怨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面前陷害杨勇,编造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说他盼望文帝快死。文帝于是囚禁了杨勇,后又废黜杨勇为庶人,杨广篡得太子之位。

  后文帝病重,杨广认为夺取皇位的时机成熟,写信给杨素进行密谋,为文帝获知。文帝认识到自己一直被杨广蒙骗,大怒。令大臣柳述、元岩拟诏书,废黜杨广,要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获悉后,伙同杨素,带兵包围皇宫,逮捕了柳述、元岩,杀害文帝。杨广立即假传文帝遗诏,逼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作出反应,杨光派去的人就杀害了杨勇。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戮兄灭绝人伦的手段夺取了皇位。

  杨广夺到皇位后,荒淫奢侈,残暴无度的本性暴露无遗。登皇位第一年,就迁都洛阳。命杨素营建东京宫室,又命宇文恺与封德彝等建造显仁宫。为营建洛阳,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农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许多人活活累死于运输途中。同一年起,杨广为了游玩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历时六年,修建了一条东北起自涿郡,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杨广休息的行宫。自洛阳到江都,共设置了四十多座行宫。为开凿大运河,有许许多多开挖运河的民工累死河中。有一段河道挖浅了,杨广竟下令将挖掘这一段河道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悉数捆绑,活埋岸边。运河建成后,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随行船只几千艘,绵延上百里,沿路州县,都必须供应食用。隋炀帝还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兵役和徭役,迫使农民大量离开土地,农田荒芜,造成饥荒,许多农民无法生活,只得吃树皮、树叶,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杨广暴虐的统治激起了农民反抗。但杨广却仍不加收敛,依然奢侈残暴,更是残暴对待臣下的劝谏,开国功臣高颖、贺若弼、宇文弼等不满杨广的奢侈,被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处死。杨广无视隋朝危机四伏,又一次巡游江都。出发时,有官员崔民象上表谏阻,他立即把崔民象处死。到汜水,官员王爱仁上表劝谏,他又把王爱仁处死。到梁都,还有人上书,他还是处死上书人。到了江都后,反而更加荒淫无度,在宫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整天淫乐,日夜昏醉。

  据《三千年疫情》[3],隋文帝统治时期疫病较少。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发生旱灾,带动了疫病流行,“又多灾疫,死者甚众。”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京城长安发生疾疫。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派遣大军远征高丽,至辽水,部队出现疫病,“不利而还,死者十二三。”隋炀帝即位后,疫病恶化。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派羽骑尉朱宽到琉球国。次年,炀帝又命朱宽前往招降,琉球不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炀帝派虎贲郎将陈棱和朝请大夫张镇周自义安(今广东潮州)出海,到达琉球。尽管讨伐战争取得了胜利,“献俘万七千口”,但战争并不是十分顺利。部队进入潮湿的山区后,“蒙犯瘴疠,馁疾而死者十八九”。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山东、河南大水,淹没四十余郡,不久出现疾疫。其中山东地区疫情尤为严重,“人多死”。加上炀帝派大军远征高丽、山东地区,“征敛供帐军旅所资为务”, 造成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

  隋炀帝在其末年,发动了三征高丽的战争,民生更加恶化,“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此时关中地区疾疫流行,“炎旱伤稼”。

  公元618年,隋炀帝部将宇文化发动兵变,隋炀帝在兵变中被缢杀,年五十岁,隋朝覆灭。瘟疫加速暴政逝去,迎接大唐天朝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