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革命莫过于“道义革命”(一)

 海纳和皮冬 2018-12-15

 


 

对人类而言,恐惧、痛苦来自哪里?人类又如何能够摆脱恐惧和痛苦,而独立、解脱和自由?

 

我的回答是,恐惧和痛苦来自外境的变化,是人心随着外境的变化而随之发生的感觉上的变化,不好的感觉的变化就是恐惧和痛苦。因此,要消除恐惧和痛苦,就要切断人心与外境的联系,阻止人心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而让人心保持一种恒定的状态,不管外境如何变化。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感觉,我是在谈论宗教问题,尤其是佛教的“禅定”问题。其实我是在谈论人类文明的一般性问题,谈论人之为人的一般性问题。

 

人为人,与禽兽动物们的区别就在于,人是独立的、解脱的、自由的,或者知道去追求独立、解脱和自由。人类文明就是从人类已经变成健全的人的时候开始的。什么是健全的人?就是已经实现独立、解脱和自由的人。

 

没错,已经实现独立、解脱和自由,是人之为人的开始,而非人之为人的目标。已经实现独立、解脱和自由,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而非人类文明的前进目标。

 

那么人类是靠什么去实现独立、解脱和自由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答案是,人类是凭借构造独立的自我意识去实现独立、解脱和自由的,人类最初构造的独立自我意识就是“道义”。我将构造独立的自我意识,即构造独立的道义的过程,叫“道义革命”。

 

“道义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革命,正是这个革命,让人成为“道义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健全的人,从此人类进入了文明。

 

然而,人类历史的复杂性在于,“道义革命”并非是在全球同步发生的,并非全体的人类在同一时间经由“道义革命”洗礼而升级为道义人。象人类历史的其他重大革命一样,“道义革命”的发生也是偶然的,局部的。

 

结合传世文献以及考古证据,可以确认,“道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位于中国中原地带的黄淮平原的区域,其时间在10000年前至17000年之间。

 

按照中国传统文献和传统历史观念,“道义革命”发生的时代为伏羲时代,伏羲时代主要成果是易经,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成果却被后人忽视了,就是结绳。“道义革命”也可称之为“伏羲革命”、“易经革命”。

 

之所以将“道义革命”的时间下限定为10000年前,原因在于,易经的产生时间发生在农业出现之前,而现代考古学证实农业的出现大概是10000年前。也就是说“道义革命”是早于所谓的“农业革命”的,是出现在农业尚未出现的渔猎采集时期。

 

结绳是中国历史中最早的契约形态,当然也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契约形态。在尧舜之前,也包括伏羲时代,中国尚无政府,以结绳为形态的契约,就承担着社会治理的功能。后来,在结绳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书契。结绳和书契是契约的两种原始形态。因此,《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原始形态的契约,与现代的契约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契约的基础在道义,而非强制性的法律。契约实质上是道义的实践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中最原始最基础的制度形态。后来的宗教,尤其是一神教,以及政府,都是引入契约。今天的关注点在《易经》,不在以结绳和书契为形态的原始契约。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实这一论断不仅对中国文明成立,对整个人类文明也成立,因为《易经》正是“道义革命”的实质内涵以及发生过程的记录者。

 

《易经》的内容包括卦象、卦爻辞、易传,三个部分。卦象就是由阴阳符号所组成的八卦、64卦符号;卦爻辞是对每一卦,每一爻所做的文字性的说明;传则是对卦象和卦爻辞做的进一步的解释。

 

目前《易经》的文本叫《周易》。之所以叫《周易》,是因为卦爻辞的成型在西周,同时《易经》在西周历经了一次复兴,也产生了一些新思想。不能将《周易》等同于《易经》,因为,《周易》不仅混入了西周人对易经的新理解,而且还在《易传》中混入了春秋战国时一些新思想。

 

《易传》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卦象则是《周易》最原始的部分,出现在伏羲时代。不过目前的研究认为,伏羲时代的卦象更可能是直接由数字构成,而非阴阳符号。用阴阳符号去表示卦象,可能也是春秋战国时兴起。

 

总之在内容和思想上,《周易》是千层饼,在时间上横跨文明之处的伏羲时代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其中的思想也非一个严密的体系,而是各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思想的混杂。这是《周易》难读、难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周易》还是很好地保留了和记录了《易经》的最原始最核心的思想,甚至还保留了伏羲时代的历史信息。对发生在文明之初的“道义革命”进行了很好的记载,历经10000多年而不坠。

 

汉字的最早形态是甲骨文,商朝才有。但是,甲骨文是宗教文字,仅仅在宗教祭祀中使用,甲骨文文献实际上都是祭品。商朝时期,汉字并不在宗教祭祀之外的领域使用。到了西周,汉字的使用才逐渐溢出宗教之外,逐渐变成在应用于一般社会实践的世俗性文字。但在西周,汉字的主要功能依然是祭祀,其他领域的使用依然极为有限,汉字文献的篇幅非常短小。《周易》的卦爻辞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属于首批非宗教性汉字文献。

 

汉字的真正大规模普及发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事实上,汉字系统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一起,发生了一次“礼崩乐坏”的大崩溃,大断裂。春秋战国之前的汉字系统是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的“甲骨文-金文系统”,在春秋战国却出现了一个新的汉字系统——文言文系统。

 

文言文系统不仅基本宗旨上是世俗性文字,而且在字形和字义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汉字的总字数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导致汉字与语言的距离不像“甲骨文-金文系统”那么远了。甲骨文-金文都更是远离语言的孤立的符号,而文言文才可以称为与语言基本一致的文字。《周易》的传正是形成于这一时期。

 

也就是说,不仅在内容上《周易》是分层的,在记录符号上,《周易》也是分层的,分别使用了三套符号系统:数字/卦象符号系统、甲骨文-金文系统、文言文系统。

 

之所以说文言文系统与此前的甲骨文-金文系统是断裂的,是“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当文言文系统出现后,不仅甲骨文-金文系统迅速消失,就连对它们的记忆也迅速消失了。甲骨文-金文在字形上市汉字的母体,一旦对其失去记忆,那么对汉字字形的字源就失去记忆,从而对汉字的基本属性变得一头雾水。

 

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中期,此时对甲骨文-金文系统已经没有印象了,这导致许慎对汉字字源的认识,以及对汉字基本属性的判断产生了错误。他认为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是汉字的造字基础。汉字的产生也是一个从物到字的从无到有的创生过程。

 

其实,汉字的产生既不是从无到有,也不是从物到字,不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设,而是对此前早已存在的旧有符号系统的继承。在汉字出现之前,即甲骨文出现之前,中国已经存在着很古老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整体上可以叫做“文系统”,甲骨文之后的汉字系统是“字系统”。

 

“文字”在现代汉语中成为一个词语,而且是一个叠义词,认为“文”和“字”同义,都是指字。但实际上就其本义来说,“文”和“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字。“文”的本义是纹饰,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纹饰,而是特指用作记录符号的纹饰,主要包括易经的卦象系统和以结绳和书契为形态的契约符号系统。

 

也就是说,“文”指的是汉字之前的记录符号,即“文系统”,包括易经符号系统和契约符号系统。其产生年代都是在伏羲时代,都是“道义革命”时代的产物。道义本身是个抽象概念,要把道义表达出来,是需要记录符号做为载体,易经符号和契约符号都是道义的载体。易经符号更偏重于理论层面,而契约符号则偏重于实践层面。

 

因此,“文”在古代的一个重要义项就是道义,因为它是对道义的表达,是道义的载体。这是“文以载道”的真正内涵。

 

“字”的字形为宝盖头下面一个子,宝盖头是房子,子是孩子、幼儿。整个字的内涵是在家中生育、养育孩子,因此,“字”的本义是和婚育有关。《周易屯卦》爻辞中有“十年乃字”,其中的“字”就是出嫁或怀孕的意思。用“字”来指称汉字,涵义是十分明显的,把汉字看成是被孕育的孩子。而孕育汉字的就是此前早已存在的“文”、“文系统”。也就是说“文”是“字”之母,“字”是“文”之子。

 

易经符号通过《周易》很好地保存到今天,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八卦符号。但是,“文系统”的另外一个分支,契约符号系统却莫名地彻底消失了。

 

实际上,契约符号系统并没有消失,而是象八卦符号一样,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只是这种保存方式有点特别,不是象八卦符号一样的直接保存,而是一种间接方式的保存。契约符号被甲骨文很好地继承了,成为汉字产生之初的造字基础。也就是说,契约符号实际上是进入了早期的汉字字形之中,成为汉字的字形结构,而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存在。

 

然而,“礼崩乐坏”造成中国历史的巨大断裂,让此后的中国对春秋之前的历史产生局部失忆,在汉字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绝大部分都是对契约符号的直接借用,包括结绳符号和书契符号,但是,秦汉以后,历史的断裂造成人们对甲骨文金文近乎一无所知,从而对汉字的字源和属性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将汉字定为从物到字、从无到有的象形文字。许慎的《说文解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至今已经误导了2000年。

 

以上实际上算是对中国的记录符号系统的历史做一个简短的回顾,不理解这个历史,就无法真正理解易经的卦象系统,就无法理解易经的真正内涵,当然也就无法理解“道义革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