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德二日行

 如歌行板11 2018-12-15

人生的重要阶段莫过于在自己的年轻自己的中年,没有说谁在老了老了焕发第二春,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都是瞎掰。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有美好的憧憬:科学家,医生,教授,功勋卓著的军人....没有人想着自己一辈子给别人做工,给地主种地,。即使有,也是没有机会获取文化只能靠出卖劳力以求温饱的人。


我们这些人大都是文革前上大学的,是一百个同龄人中的差不多唯一的一个,在文革前算是有文化的人按说国家应该重视,可文革破坏了一切,'知识越多越反动',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我们被打入社会底层,因此极左的中央对我们欲除之而后快,“臭老九”的帽子戴上的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还算幸运,在大学毕业时恰逢父亲被解放,工宣队军宣队就势把我塞到分去四川的队伍里,从此我开始在西南大三线工作的阶段,从四川到湖南一待就是十二年。我在四川广安大山沟的明光仪器厂作为工人,操作自动机床,后来在1970年末支援新三线来到湖南的常德,从此走上技术员岗位,与许多同期大学生比,我是幸运的,我没脱离专业太久。从1972年开始我从事光学仪器设计工作,一直干到1979年我考研离开工厂。

湖南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常德留下我处处的印迹,四十年来我忘不了这段情谊。尽管那是一个极左的年代尽管我被厂革委会貶去农村一年,吃尽苦头。但我交了一帮工人朋友竟然四十年保留着友谊。


我走在厂区的路上,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只不过已经破旧衰败,工厂原来生产的军品早就停产而严重不景气,大量工人失业或买断工龄,与我四十年前离开厂时没有什么长进,大都职工还住在四十多年的老房子里,昏暗,潮湿,阴冷。难道他们不盼望新的生活,他们很多被迫买断工龄,没有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四十年过后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依然在贫困县上度日,不由一阵心酸。

这座53号楼曾经是南大员工宿舍,现在已经快倒塌了。


我来到我曾经住过的房子,这里住了七年,我爬上狭窄的楼梯,住房紧闭,陪同的朋友说,整栋楼几乎都走空了,只剩下一两户居民,匆匆留下照片纪念。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来。

我与我的工人朋友在过去的工人俱乐部前。他们陪伴我八年光阴,一起工作一起娱乐。

厂区还保留了花园式工厂的模样,但只有九百个工人,因为还有军品生产。

厂招待所。四十八年前探亲记大学毕业分配我被工宣队军宣队大笔一挥发到四川广安,一个叫重庆6521信箱的地方,说是在重庆,其实是在华蓥山里,离重庆近两百公里的大山沟。我在熬了两年后终于调到湖南,一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方—常德。那里去北京比从四川去北京方便了许多,要知道从重庆坐火车到北京要小六十个小时。我待的那个厂位于常德河扶山沟我一九七一年从那里回北京探亲,首先,必须搭厂里的卡车去常德,或直接坐敞篷卡车去长沙在常德要摆渡过河,那里是湘资沅澧的沅江。如果坐长途客车就要自己从常德下南门过河,过河船票三分钱。然后在南站买票去长沙,4.61元钱,必须提前买,那就意味着我第二天再来。汽车从常德出发,经过太子庙,汉寿到益阳休息吃碗米粉,然后再开两个小时到长沙西,你要马不停蹄坐轮渡过湘江,再到火车东站,如果买不到当天票只能住一晚,第二天再走,要坐27~30小时才能到北京,火车一过邯郸就开始激动 一过了石家庄就觉得快到家了,过了保定就开始收拾行李。乡音渐浓。回到家,我妈先给我做碗红烧肉解解馋。

我离开那里四十年了,工厂当地工友原来怎么生活现在还怎么生活,还住在老屋,还是原来那样的一日三餐,没看出什么进步,他们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块钱,在贫苦线挣扎。原来的厂长全国劳模,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现在一个月不到四千元。昔日的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处于倒闭状态。

原来的总装配大楼,现在已经荒废。我离开那里四十年了,工厂当地工友原来怎么生活现在还怎么生活,还住在老屋,还是原来那样的一日三餐,没看出什么进步,他们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块钱,在贫苦线挣扎。原来的厂长全国劳模,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现在一个月不到四千元。昔日的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处于倒闭状态。

常德是座老城市,八十年前的常德会战是著名的抗日大战,我在那里时有个烈士陵园,长期的宣传是共产党打国民党。但实际是国民党七十四军与日寇的浴血奋战,历史被随意涂改。现在当局在慢慢改回历史原貌。

常德城已经大变样,但人文依然保留了小城市小市民的样子。常德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