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呼

 雪梅常在 2018-12-15

四呼

所属类别 :其他汉语相关

音韵学名词。

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用以指称近现代汉语介音系统,合称"四呼""四呼"之名,最初见于明末《音韵直图》,后见于清·潘耒·类音》,四呼的名称方沿用至今。

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韵腹来确定四呼的。

参见"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撮,cu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四呼   得名:清·潘耒·类音

性质:近现代汉语音韵学的概念 

简介

"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开口洪音称为"开口呼",开口细音称为"齐齿呼",合口洪音称为"合口呼",合口细音称为"撮口呼"

近现代汉语的四呼与中古汉语等呼有联系。大致来说,开口呼对应中古的开口一二等;合口呼对应合口一二等;齐齿呼对应开口二三四等;撮口呼对应合口三四等。

起源

四呼,这是比较后起的术语(大约起于明末清初),和"四等"不能混为一谈。所谓四呼,是指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在宋代的韵图中,只有开口合口两呼。"四呼"是把"开口"分为两类--开口和齐齿,"合口"分为两类--合口和撮口。照传统的说法,开口一二等是开口呼,开口三四等是齐齿呼,合口一二等是合口呼,合口三四等是撮口呼。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可以承认的,只是在二等字上,宋代的等呼和明代的四呼稍有出入。

为什么产生"四呼"的说法呢?因为语音演变的结果,四等韵已经为三等所同化,二者合而为一;二等韵或者为一等所同化,或者为三等所同化,也往往不再能独立成为一类,于是成了一个简单化的局面。原来两呼四等共有八类,如今四呼只有四类了。

定义

()开口呼是主要元音为 aoe 而没有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是主要元音为 i 和韵头为 i 的韵母;

()合口呼是主要元音为 u 和韵头为 u 的韵母;

()撮口呼是主要元音为 ü 和韵头为 ü 的韵母。

这个定义同时适用于明清两代,因为那时的语音系统(特别是北方语音系统)已经是这样的一个局面了。举普通话为例,韵母不是 iuü,又没有 iuü 介音的,称为开口呼;u 或有 u 介音的韵母称为合口呼;i 或有 i 介音的韵母称为齐齿呼或有 ü 介音的韵母称为撮口呼。

 

开口呼

凡是韵头不是i[i]u[u]ü[y]韵母属于开口呼,如""中的an[an]

解释

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5个韵母属于开口呼,分别是-i(前、后)aoeêeraieiaoouanenangeng

 

齐齿呼

应用范围:音韵学

韵母开头:i

    征:发音时,上下齿几乎是对齐的

词条释义

音韵学术语,与开口呼合口呼、撮口呼合称为"四呼"

韵母开头是i的,或者韵腹是i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发音时,上下齿几乎是对齐的,因此叫齐齿呼。

现代汉语拼音中,有9个韵母属于齐齿呼,分别是iiaieiaoiouianinianging

 

合口呼

合口呼呈圆形形状。简称为「合口」。发音时双唇合拢,呈圆形,所以叫合口呼。

单韵母u和以韵母u开头的全部复韵母、鼻韵母,称为合口呼韵母。

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0个韵母属于合口呼,分别是: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ong

 

撮口呼

拼音:cuō kǒu hū

解释:音韵学上四呼之一。

概述

凡韵头或韵母是〔y〕的韵母叫撮口呼如韵母〔y〕、〔ye〕、〔yn〕等。

 

词条标签: 京剧声韵念白术语 合称 国际音标 汉语 语史 王力 现代汉语 语言学 语音 音韵学

语势

语势,是指根据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有声语言中语句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包括声音强弱、高低、长短、气息深浅、多少、快慢,口腔状态松紧、开闭,口位前后的综合变化态势。播音的语流应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呈现波浪式,体现典塑性。有五种基本形态:波峰、波谷、上山、下山、半起。语势同语调可以并用,但必须坚持思想感情与声音形式的和谐统一,避免那种把某种思想感情纳入某种声音形式机械对应的做法。

波峰类

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状如波峰。

例如:"世界上没有花的国家是没有的。"""就处于波峰的位置,句头、句尾的词略低。

波谷类

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即句头、句尾较高,句腰较低,状如波谷。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上山类

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不过,有时是步步高,有时是盘旋而上。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下山类

特点是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应注意的是它有时是直线而上,有时是呈蜿蜒曲折的态势。如:"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

半起类

特点是句头较低,而后呈上行趋势,行至中途,气提声止。由于没有行至最高点,所以称为半起。如:"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

词条标签: 语言 修辞 排比 反复 反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