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科学之洪武大帝:杀戮的背后,是对官吏的仇视,还是人性的扭曲?

 自由强国 2018-12-16

文/沐子恒

明太祖朱元璋算不算得上中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帝王,也许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他可以说的上是开国皇帝里面出身最低微的一位,是真正从最底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一位开国皇帝。

这一点从其太祖的庙号便可以看出。但凡称太祖者,必然从这一代开始发迹。如唐高祖便不叫太祖,是因为他从祖父父亲那里继承了唐国公之位。如此看来汉高祖本来也应该称太祖的,不过汉朝要以孝治天下,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不知道怎样对他的父亲,后来想了个主意称其为太上皇。虽然刘家从刘邦这一辈起家,但是为了凸显孝道,也只好称高祖了。

而明太祖朱元璋,确确实实没法从父辈那里继承什么,他的父亲朱世珍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洲钟离(今安徽凤阳),排行第八,识字不多的父亲给他取名叫朱重八。按说古代开国皇帝出生时都该有一些异象,比如光耀满庭啊,母亲梦到什么神兽啊,放出奇异的光环啊,这些似乎都没有发生在朱元璋身上,在他出生的那些年,天灾人祸倒是发生了不少。

太祖皇帝唯一和常人不同的,倒是他的长相。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以往的历史课本大概有两种版本,截然的反差令人疑惑不解。一种是天庭饱满、气度不凡的正常画像,好像跟历代君王相貌都差不多;一种是从鼻子向下形成一个斜面,极端的突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相貌大概不是太祖早年的相貌,否则,郭子兴估计也不大可能看出他是个不平凡的人才,把养女马氏嫁给他,很可能是后来渐渐长“残”了。

由于生活困苦,年幼的朱元璋以给人放牛为生。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十七岁时,这一年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这年淮北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继而又爆发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侄子都先后病死,不幸中的万幸是朱元璋命比较硬,在瘟疫中活了下来。

走投无路之际,他不得不到皇觉寺剃度出家,不出两月,皇觉寺也粮尽,朱元璋只好出寺四处化缘为生。这三年他游历四方,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

机遇有时伴随着祸事而来,但是嗅觉敏锐的人能从中挖掘出有利的机会。在三年后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不久,郭子兴在濠洲起兵抗元。在和元军交战的过程中,皇觉寺也被毁于战火,朱元璋在无奈之下,只能投奔郭子兴。

朱元璋为人机警,作战勇敢,还在军中兵变的时候救过郭子兴的性命,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郭子兴将其拔擢为自己的亲兵,并将养女马秀英嫁给了他。朱元璋于是在军中的地位更高了,在濠洲战事结束之后,他就招募了一些同乡,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开国元勋的徐达、汤和等名将。

起初,因为朱元璋见识过人,郭子兴对其言听计从,随着朱元璋势力一天天扩大、军中威信一步步提高,郭子兴对其的疑虑也一天天增长起来。他生性多疑,曾密谋在宴会上除掉朱元璋,却不想朱元璋是个更多疑的主,反被他走脱。朱元璋此后不见郭子兴,主动请命为其征讨四方,郭子兴只希望朱元璋赶快远离濠洲,不威胁到他,所以答应了请求,不想这一去,正是“顿开金锁走蛟龙”,朱元璋在滁州和郭子兴的部下会合,开辟了自己的一方疆域,郭子兴再眼馋,只能是追悔莫及,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按说朱元璋应该奉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新主,但朱元璋已经不愿甘居人下,立马转变了态度,改立韩林儿为主。郭天叙不久之后就在攻打集庆(今南京)的战斗中阵亡,其部队也归属了朱元璋。第二年,朱元璋攻下集庆,发布安民告示,告诉百姓他们和元朝的暴政政府不一样,为了表示自己是上天派来拯救黎民苍生的救星,朱元璋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

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中大破陈友谅兵马60万,一举铲除了南方最大对手,开始向北方进军。两年后,他在应天府称吴王,并设徐达、李善长为左右相国。1368年,徐达率军攻下了元朝大都(今北京),朱元璋也在群臣的再三请求下终于称帝,改元洪武。除北元外的残余势力,中原大地终于再次重归一统。

建国之初,朱元璋急于求治,而在百废待兴之时迅速恢复生产、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不容易,故而朱元璋大体上演习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书省下设左右丞相,第一功臣徐达为左丞相,总揽军政大权,李善长为右丞相,负责内政要务。但是长期以来相权和皇权之间存在着越来越深的矛盾,有鉴于前朝历史,朱元璋一直希望独揽军政大权,找机会虚弱相权,终于通过胡惟庸等案达到了目的。即使有人还想达到近似于相权的权力,洪武时期恐怖的政治氛围也使得他望而却步。

朱元璋给人的最大印象莫过于好杀人,而且有些人并非是非杀不可,是毫无理由、一时怒起的。最早朱元璋欠下的一桩杀人血债还是在建国前的时候。他杀了名动一时的一代才女苏坦妹。苏坦妹和楚方玉同为当时有名的才名,和江淮地区有名的“浙西四贤”刘基、宋濂等人都有往来,经常有诗词上的唱和。在朱元璋攻下城池后,经常大量张贴安民告示,而老百姓有很多并不识字,苏坦妹就为他们讲解告示上的内容,却被朱元璋的养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济看中,将苏坦妹强行掳去献给朱元璋。当时胡德济为非作歹,经常和青楼女子厮混,朱元璋为了军纪,不得不处置胡德济,胡德济把朱文正的事搬出来为自己辩解。于是朱元璋把苏坦妹也带上来审问。他立刻为苏坦妹的美貌和气质所震惊,但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他不是一个好色之徒,朱元璋最后还是杀了她。

事后,没读过书的他才知道自己杀的是一代才女,虽然事后他在苏坦妹墓前树立了罪己碑,跪在墓前忏悔,也再也挽不回年仅二十四岁的苏坦妹年轻的生命。此事见于明初大臣刘辰《国初事迹》,书中提及朱元璋曾经斩杀过一位二十岁能作诗的才女。

在建国后,朱元璋的杀人行动就更加无法遏制,即使是他的皇后马秀英,也只能尽力保全一些朝中老臣。而他的行动主要是配合其反腐行动,其次就是铲除皇权上对他最有威胁的人。

他亲自颁布《大诰》,用最直白的话推广出去,让平民百姓也了解他的刑法,掀起了中国古代最冷酷、最严厉的反腐倡廉运动。对于生活在底层的穷苦老百姓,有着和他们一样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底层挣扎的经历的太祖皇帝,寄予他们最深切的同情。他明确的告诉老百姓,路上看到哪个官员贪赃枉法,可以把他揪下马来,直接扭送官府治罪。寻常官吏日子过得还不如平头百姓舒心。

为了肃清吏治,惩治贪官,朱元璋制定了最严厉的律法:贪污超过10两银子,就可以治罪,贪污超过60两银子,杀!这60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呢?据记载,当时一般的正六品的官,一年的俸禄也就是这个数,当时一两银子还算值钱,够一个穷苦人家一个月的吃用,放到现在大约是值600——900块的购买力,在太平富裕时期,一两银子可能值得更多些,能换到1000-1500文左右。60两银子放到现在,大概就是3、4万块钱,算下来月俸三千来块钱。这样可怜的待遇,无怪乎后世要猜测,朱元璋可能存心要虐待官吏。整个大明朝放眼望去,只有后来海瑞可以靠着这点俸禄顽强的活下去。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明清的政府,都默许了官员搞出一点“养廉银子”,朝廷的赈灾、军饷,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内耗,到那时就没人肯追究了。

严酷的刑法并没有完全吓倒贪官们,不但朱元璋在世时,贪污腐败像割不完的杂草,春风吹又生,在其去世之后,更是死灰复燃般,再也挡不住势头。在后来,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

除了杀以外,还需要给那些贪官以震慑力。故而朱元璋也发明了一系列酷刑,其中最有名要数剥皮实草。就是在处死贪官后,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然而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自己的手段如此严厉,为什么贪污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在位的31年间,朱元璋杀了足足有15万贪官。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官员不够用了!

由于大小贪官前赴后继,杀掉贪官的空位子没能及时补上,有的时候不得不一个地方官员兼任其他周边县的父母官。后来这样也不能满足需求,因为兼任的官员也贪污了。不得不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带罪上堂。父母官大人身带重枷,脚锁镣铐,上堂审理官司,和犯人同台对跪,审官司的时候去掉枷锁,审完官司带上枷继续回牢里过夜。

朱元璋的反腐行动在严厉的政治氛围下,毕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使得洪武年间成为明朝吏治最清明的时期,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每天办完差事回到家中,便会和妻儿庆祝一番,以为又活过一日。这股压力压的越狠,在反弹时候如弹簧般弹起的更高。在朱元璋去世后,贪官们又像“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新任的建文皇帝仁慈宽容,他们终于呼吸到了宽松柔和的气息。

朱元璋杀人除了为了反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斗争。明朝初年,北元残余势力未清,朝廷总体是更偏重于武官,这一点从年号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朱元璋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那些有可能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为此,朱元璋搞了两次大的动作。即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两次总共清洗了两三万人,其中很多稍有关系、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路人也无辜受戮。

这里我们不禁要猜测,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这么多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呢?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刘邦杀了韩信,也是秘而不宣,也没有他这样大张旗鼓。这一切不得不探究他的内心。

通过和其他帝王相比,朱元璋的人格魅力不足,也没有充足的自信。他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走上巅峰,得到很多比他聪慧机警的名士的辅佐,如刘伯温、李善长。事实上,他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任过他们,也害怕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无法驾驭这些功臣。他不像唐太宗,可以靠恩德威望、文治武功能让这些功臣们心悦诚服。一旦有人不服,他决不允许历尽艰辛爬到的皇帝宝座被人抢去,也只能通过杀戮来消灭异己。

令他想不到的事,这些功臣没有给他和他的子孙带来威胁,真正带来威胁的却是自己的家人。他的四儿子朱棣在他去世四年后就夺取了孙子朱允炆的皇位,那时候却再没有能征惯战的大将来保卫建文朝廷,这一切是如此的讽刺,却又是这样合情合理。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逝。他的一生虽然杀伐甚重,但其从一介贫农到登上最巅峰的宝座,所在位三十一年间廓清宇内,肃清北元,厉行节俭,勤政爱民,对待贫苦百姓可能是明代最好的一位。所立规章制度,规划周详,也为后世清代所借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