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樾(Max Loehr),1903年出生于德国开姆尼茨,是西方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奠基者和权威之一。罗氏1931年进入慕尼黑大学深造,拜于亚洲艺术史教授路德维希·巴霍芬(LudwigBachofer)门下,接受远东艺术史研究训练。1936年,罗樾在慕尼黑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获委任慕尼黑民族学博物馆亚洲藏品部主管。 罗樾 1936年 1940年远赴日寇占领的北平,出任中德学会会长。1945年,纳粹德国覆灭,中德学会的会务基本停止,罗氏则滞留北平。1947年至1948年,进入清华大学当职副教授,为学生讲授德语。在北平期间,罗樾结识了容庚、陈梦家、孙海波等擅长青铜器和古文字研究的中国学者,并与同事美国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Fairbank)结为患难之交。 罗樾 1954年 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罗樾返回德国,被聘为慕尼黑民族学博物馆亚洲藏品部主管。1951年应邀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担任教授,在艺术史系设帐课徒。1960年,罗樾入职哈佛大学艺术史系,成为首位洛克菲勒亚洲艺术终身教授(AbbyAldrich Rockefeller Professor),同时兼任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Art Museum)东方艺术策展人,直至1974年荣休。1983年获得美国史密森学会颁发的查尔斯·朗·弗利尔奖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1988年逝世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纳舒厄。 罗樾与查尔斯·朗·弗利尔奖章 罗樾教授学术成果丰硕,涵盖中国古代青铜器、书画、玉器等领域,尤其擅长运用风格分析法对古器物进行研究,对后来中国艺术研究影响深远。1975年,罗樾为福格艺术博物馆有关温索普(Grenville L.Winthrop)的中国古玉收藏编写图录,这批稀世珍宝为1943年温氏身后遗赠予该馆。在这本书的绪论中,罗樾依据传世玉器以及部分出土玉器,采以风格分析为主,考古学研究为辅的方法,对其所定义的“plasticcurls”(即典型纹样,指谷纹)的风格来源和演变序列进行了细致探讨,他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1世纪之间(约为春秋至西汉),谷纹呈现出了12个有序的风格变化。此文首开运用风格分析研究中国古玉之先河,罗氏对古器物年代序列的厘定,先于考古之发掘,且被日后考古材料所印证,为学界引为典范佳作。 罗樾 1957年 罗樾不仅在学术上造诣高深,还醉心于古玉收藏,且别有一番成就。在1940年至1949年客居北平期间,常留连于古董市场,结识了很多古董商、收藏家,尤与琉璃厂通古斋掌柜黄濬(黄伯川)交流甚密,罗樾凭多年深耕钻研,遂购藏收集一系列古玉珍品。罗氏每得一件玉器,多作详细笔录并绘制线图,标明何时何地或购自何人,故其藏品大多都具有清楚的来源信息。根据留存资料,罗氏所藏古玉相当一部分购于通古斋黄濬之手。 罗樾笔录图绘 罗樾收藏的古代玉器,真品率颇高,学术气息浓郁,年代大多集中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主要以两组作品最为突出:其一,神秘肃穆的龙山至夏商时期仪仗礼器,如玉戈、玉矛、玉戚、玉钺、玉圭、玉刀等;其二,小巧玲珑的晚商、西周时期肖生形玉雕,包括玉龙、玉虎、玉牛、玉兔、玉鸟、玉鱼等。 罗樾与保罗·辛格尔(Paul Singer) 相关材料显示,罗樾之收藏有不少流入著名收藏家和古董商手中,如卢芹斋继任人弗兰克·卡罗(Frank Caro)。1960年,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从罗樾处征集约五十件的中国古代玉石器。1993年6月罗樾旧藏余物出现于纽约J.J.Lally& Co.艺廊展销,蓝理捷(J.J.Lally)曾追随罗樾研习东方艺术,罗氏故藏出现在蓝理捷的艺廊,明显与这段交往经历具有渊源。2016年12月这批玉器重聚巴黎苏富比拍卖场之上。2018年3月最后一批罗樾藏玉孑遗18件再次在纽约J.J.Lally& Co.艺廊展销。 1993年展销图录和2016年拍卖图录 丁哲师生曾于2016年、2018年先后竞拍、洽购罗樾藏玉共计逾三十件,积极促成这批海外遗珍回归祖国故土,并将永久怀念和承继罗樾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收藏精神!下面以年代为序,罗列部分罗氏藏玉精品,供读者参考: 石峁文化玉璇玑 龙山文化玉石璇玑 陶寺文化玉琮 齐家文化玉琮 石峁文化玉刀 石峁文化玉圭 石峁文化玉钺 龙山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龙山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石峁文化玉钺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戈 商代玉圭
商代玉柄形器 商代玉柄形器 商代玉柄形器 商代玉虎 商代玉虎 商代玉兔 商代玉鸟 商代玉鸟 商代玉鸟 商代玉鸱鸮半成品 西周玉鸟 商代玉鱼 战国玉环 西汉玉剑首 丁哲博士与罗氏旧藏 报名电话/微信:152143905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