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乐松江林氏祠堂

 松鹤老林900682 2018-12-16
    松江林氏祠堂,坐落于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乡村位于长、福、平三县交界处,因村落后山多载松,村居处其下,故称「松下」。唐圣历二年(699年)福清置县时,松下村隶属福清县感德乡永宾里,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划归长乐县,现『交界碑』犹存。因地处沿海突出部,背山面海,地形地貌特殊,自然条件优越,水路交通极为便利。
    宗祠建于明季崇祯年间,坐北向南,面临松下港(亦称鲁江,别名松江口),隔岸可眺望大江上往来船只;背倚捕雀山,风景优美。祠堂建筑风格传统古朴,祠内大厅宽敞,两边厢房,前有戏台,台边天井,台后设历代祖先神位。祠堂前南右侧向,原有明天启皇恩旌表,赐进士古榕公下马石坊一座,惜在民国七年遭遇台风海啸,被巨浪冲毁。『文革』期间,这座建于明季古建筑物也受到洗劫,祠内悬挂『文魁』、『进士』等匾额文物悉被毁坏殆尽,祠堂遭拆建改为影剧院。
    改革开放后,时逢国运昌盛,百废俱兴,族人鉴于先辈建祠之维艰及保护历史文物之必要,发动海内外族人宗亲建言献策,经合族宗亲们筹资出力,于一九九七年将影剧院折除,并在原址重建松江林氏祠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激发子孙后代慎终追远、尊祖敬宗,和睦团结、爱国、爱乡、爱宗亲的情怀,激励子孙后代奋发图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溯吾松江始祖西石公,系出闽县淘江林氏穆公之裔。原族谱在『文革』初期,『破三封、除四旧』时悉数被毁,肇始年代及历代世次皆失考;但据长乐地方文史行家张善贵先生《海滨闻见录》述著所载:『南宋间由尚干迁来,现已八百七十余年。』至今蕃衍三十余世,枝繁叶茂,子孙发达,人才辈出。现居村三百余户,人口已逾一千三百人。更有外迁漳浦、连江、福清白鹤、福省远洋、福安澳里、晋江西边宫口等地,俱各成族。
    松江林氏历史上名人迭出,有宋咸淳十年赐进士第袭龙公,任漳浦知县,后居漳浦聚族;明嘉靖已未科进士、廷试第三名探花及第士章公即其裔孙。明万历丙戌科赐进士第继衡公,字惟中,初授广东增城县令,钦取户部郎中知浙江温州府;设策平伏莽之间,措饷安脱巾之伍,葺学宫,修塘棣,汰库头以便佥收,调折色以绝侵渔,惠政传于一时,事载《温州府志》。明天启乙丑科赐进士第三名会魁宪护公,字典裔,号古榕,高才博学,工书能文,授内府中书科舍人,钦命饬查闽广东西三省军务;宗祠旧有联云:『试鼎甲威宣三省,世进士泽沛九江。』盖于此也。清康熙甲戍科赐进士第豫吉公。尚有明长邑廪生拔贡候选文林郎继亮公;明崇祯辛巳年选贡任同安县儒学民祥公;明崇祯癸未岁贡生候选学博民祯公;明太学生候选州同知宪震公,明崇祯丙子科福邑廪生中式副举人宪濂公;明将仕郎任四川夜郎司奇干公等等,亦算是吾林氏族亲之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