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更迭频繁,为什么北朝不趁机南伐?

 思明居士 2018-12-16

前秦、北魏都曾经想南征,没征过;说穿了还是实力,北朝没到能把南朝摁到地上摩擦的地步。

而且南北朝各有各的乱法儿——

南朝是藩王、藩镇不断搞事,而且一搞就是兵戎相见的那种搞法;北朝也没闲着,只是北朝比南朝稍微好一丢丢的是,北朝的乱是乱宫廷不乱天下的乱法儿。拓跋氏尤其是这样儿。

等到了隋,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陈霸先建立的陈,先天不足,西线的蜀地、中线的荆襄、东线的淮南,都在隋军控制下,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问题,是要对比南北朝时期的事件,就可以得出原因。现在从东晋灭亡刘松建立开始算起。


南朝政权变更时,北朝在干吗?

南朝宋建立时:

刘裕依靠北府军和桓玄之乱,在420年建立南朝宋。北魏明元帝在423年击败南朝宋,夺取虎牢关等南朝宋300里土地,此战被称为南北朝第一次南北战争。但他也因为疲劳过度而去世,年仅32岁。

南朝齐建立时:

萧道成掌控南朝宋朝政后,于479年建立南朝齐。当时北朝基本一统北方,即位的是北魏孝文帝。但由于孝文帝年幼,实际执政的是文成太后冯太后。冯太后在466年垂钓丞相乙浑后得以执政。自此之后到她去世,冯太后都在努力推进北魏的汉化改革。

即南朝齐建立时,北朝正在如火如荼的汉化呢!

当时的南北朝对峙地图:


南朝梁建立时:

南朝齐明帝死后,继位的萧宝卷杀戮大臣。501年萧衍举兵并拥立萧宝卷弟弟萧宝融为齐和帝。,并击败萧宝卷。502年萧衍建立南朝梁。北朝为刚刚即位3年北魏宣武帝时期。宣武帝在叔叔元禧和王肃的辅佐下,发动了对南朝的一系列战争,攻打淮南,夺取四川之地,将北魏的疆域扩大。


南朝陈建立之时:

因为548年的侯景之乱,南朝梁分崩离析。北齐趁梁元帝死后,南朝梁混乱之际,派军护送萧渊明南下回南朝梁为敌。王僧辩同意拥立萧渊明,但陈霸先反对,并因此杀死王僧辩,最后在557年建立南朝陈。

南朝陈建立时,南朝的疆域已经比南朝梁时少了很多:巴蜀地区被北周所夺取,淮南地区被北齐所夺取,西部还有一个西梁。见图:


总结:

南朝在政权变更时,都被北朝趁动乱之际进行攻打,只有在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专心汉化期间有所中止。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只有南朝齐建立时没有被北朝攻打,其他三朝建立时都被北朝攻打。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首先,南朝频繁更迭的时候北朝也没闲着,先是东魏和西魏,后是北齐和北周。

其次,北朝肯定趁机下手了呀,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下面守仁君就具体说说。

南北朝历史正式开始于东晋灭亡。

公元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朝,南北朝大幕正式拉开。

刘宋建立在刀光剑影之上,刘裕从一个小兵起家,最终将东晋土地上的割据势力一个接着一个消灭。灭南燕,桓楚,西蜀,后秦。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大大拓展了东晋时期的国土,同时也是南朝四代里国土面积最大的的国家。

刘宋极盛时,基本收复了整个黄河以南的土地。但是刘裕死后,北魏趁刘宋无主,发动南侵战争,攻战了洛阳,虎牢,滑台,许昌等河南以北的军镇。经历了宋少帝之乱。宋文帝继位后,趁着北魏和更北的柔然不断战争,发动了三次元嘉北伐。但是并未取得大的成果,反而损失了大量人力民力。宋魏疆域基本定型。

刘宋前期强大,但是苦于宗室内乱不断,到宋明帝时期,山东,河南,苏北等地均被北魏夺去,宋魏基本以淮河为界。

后来萧道成篡位,建立南齐。南齐初期,萧道成施有方,文武俱备,魏齐两国的疆域基本维持在淮河一线。但是萧道成的子孙后代是一个不如一个,齐国内部也常常动乱,所以23年后,萧衍篡位,建立南梁。

但是南齐时,魏齐国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萧衍登基后,北魏正值尔朱氏一家独大,国内动乱不止,几近分裂。萧衍趁机也收复了许多刘宋末年以来的许多失地。一度夺回淮北地和汉中地。侯景投降南梁后。甚至还得到了河南地。但是为时甚短。

后来侯景之乱。南梁遭到了空前的打击,人口损失严重,前期好不容易夺来的土地又被已经恢复稳定的北方政权(北魏动乱,分为东魏和西魏,后来高洋篡位东魏建立北齐,宇文觉篡西魏建立北周)。

受到侯景之乱的影响,南梁和北齐国界已经到了长一线,北周更是将巴蜀收归囊中,南梁国土大大缩水,不久就被陈霸先篡位。

陈霸先建立的陈朝,在前中期基本上和北齐,北周三足鼎力。是南朝四代中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

陈霸先前期积极和北齐征战,也收复了淮南部分土地,后来北周灭北齐,北方一统,南陈衰弱,无力与其抗衡。隋代周后,灭南陈。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动乱后,又恢复一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