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

 精粹书屋999 2018-12-16
来源:乱翻书的清风

清风读老子(九)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


与其捧着满满一碗水,不如把它放在那儿;把孩子抱在怀里养育他,你又能保护他多久?一屋子金银财宝,你守的住吗? 富贵而骄横,已经为自己埋下祸根;功成身退,这是天道。


老子的这部经其实就是一本修道的书。尽管这部经中也有修身治国的道理,但那些都是附带的东西,其核心思想还是修道。所以,你只要把住这一核心思想,理解这部经并不困难。但如果你把它解读为一种人生哲学,甚至是心灵鸡汤,那就是对这部经典最严重的歪曲。


尽管如此,读这部经对于我们这些不修道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让你提高修养、开明豁达、增长智慧,提高你的人格魅力。大道也包含着人世间的各种道理,所以有人也能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但却总是有意犹未尽之感。


本经从一开始讲了宇宙万物及人世间的一些道理。从“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起,就开始讲个人修道的问题了。这一句话也是一句指导性的话。“无私”就是修道的关键。无私,就是能够放下天地间的一切。天地间的一切可不只是物质,其实更是精神上的东西,如七情六欲等等。人对物质的依恋其实就是对物的占有欲,说白了也是精神上的东西。所以说,”无私“,其实也就是修心。这和佛教中讲的去三毒——贪、嗔、痴,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


之后老子讲了个人修行中最大的一个障碍——利,这个是人最难放下的东西。所以老子建议象水那样,能“居众之所恶”。放下了利,离道就很近了。而且不以利为善,无论对修身还是治国,都是有好处的,一切矛盾都会因之而化解。但那也只是离道近了,还是不够的。还差什么呢?


人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不只是利。比如爱情、亲情、财富、地位、成就,等等。下面我们一个一个的看。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前不久有一条新闻,说马蓉大闹王宝强家。说实在的,这两口子我都看不上,那个王宝强我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这个事还是挺典型的。


马蓉的占有欲太强了。有个影帝老公还不知足,还得有自己喜欢的情人;有了情人还不知足,还得拥有影帝老公的财产。最后搞得自己身败名裂,啥都没有了。


很多东西就像一把沙子,你握得越紧,流失的越快。这就是 ”虚而不屈,动则愈出“ 的道理。


有个朋友晒朋友圈,说自己养的一只鸟死了,有点伤感。我跟他说鸟就不该关在笼子里,你喜欢那只鸟就让它去海阔天空不好吗?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静静的欣赏就好,何必非得要占有呢?


谈过恋爱的,特别是有过恋爱失败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触。有些东西你越想得到,反而却越得不到。当一方对感情感到厌倦时,另一方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不但无法修复感情,反而会事与愿违,使自己成为对方的一种精神负担。你越努力,对方就越烦躁,最后连朋友都做不得。特别是那些感情强烈、又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人,这种事一般都很难处理好。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把这份情看得淡一些,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对感情的掌控能力是考察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感情问题上能泰然处之,会让对方在精神上感到非常轻松,无论谁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都不会感到累的。很多人其实就是因为和对方在一起感到太累才受不了的。所以,如果遇到感情问题,不妨试试把感情放的淡一些,“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 也许我们在物质上无法和某些人比较,但在个人修养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机会做得更好的。



揣而允之,不可长葆之


为人父母,最放不下的就是孩子。


在中国有个有趣的说法,叫做”老大傻、老二尖,家家有个坏老三。“ 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是这样分析的:老大是第一个,所以家长关心的多,管的也多,所以他基本上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但正因照顾的太多,他头脑得不到锻炼,所以思想保守,缺乏创造力;老二因为是第二个,父母有了经验了,照顾孩子也累了,所以对老二关照也就没那么多了,这样反而让老二有了更多的磨练机会,使得老二的思想更加活跃;老三出来后,管的就更少了,这样又有点过了,使老三缺乏管教,又因为是老小,调皮捣蛋,大家也都让着,结果让老三越来越坏。当然,这是说笑了,切勿对号入座。


但这个说法却也蕴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孩子早晚要长大,早晚要走向社会,如果他们总是一味的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就会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你又能保护他多久呢? 与其为他们操那么多的心,对他们百般的照顾,不如放下心来让他们去磨练,让他们掌握足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这段是给有钱的人看的,没钱的跳过去好了。


电影《西虹市首富》向人们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假如你也有个便宜叔叔,给你留下一大笔的遗产,在不违法、不浪费的前提下,你会怎么花?反正我思来想去,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花。也就是说,钱赚到一定的程度,再多已无意义了。马云说他对钱不感兴趣,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对于有些不缺钱的人来说,钱真的是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他们所想的是在这有限的一生,怎么过才更有意义。


但有些人我就不理解了,钱已经很多很多了,还在不停的疯狂敛财,特别还是用的非法手段。有些贪官捞了不少钱却不敢花,银行也不敢存,多的不知道放在哪好。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这可真的是金玉盈室啊,点钞机都弄坏了好几个。如果不那么贪,就凭他的能力和地位,应该能过得很不错的。放着好好的正路不走走邪路,你说这些人蠢不蠢。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位高权重又如何?这几年的反腐,让人眼花缭乱。看看那些接二连三落马的大老虎们,哪个不是位高权重?哪个不是大富大贵?可是说倒一夜间就倒了。剩下的那些小老虎们,一个个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相比之下,我们普通百姓倒是无官一身轻。富贵看着诱人,但同时也是危机暗伏,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站的越高,跌的越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地生养万物都是无声无息的。若有求道之心,不妨效仿一下天地,”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  其实如果看开了,功名、成就也不过就是一种经历而已。看淡这些,不是为了趋利,不是为了避害,也不是为了什么美名,不过是为了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