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将其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按照“以本为本、各安其位”的原则,从2019年起,本科高校原则上一律不再招收全日制专科层次学生,专心办好本科教育。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地方性、特色化、产业化、高水平”为核心,围绕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优化区域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扎根贵州大地办专业,加大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儿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涉农类、营销类等专业建设,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到2022年,建成20个国家一流专业和100个省级一流专业;完成布点较多的15个专业的专业评估,通过国家工程类、师范类,医学类认证专业数不低于25个。 (四十二)加强省市(州)共管本科高校建设。强化省市(州)共管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共管高校”)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州)共管本科高校建设的意见》。强化分级负责原则,充分发挥省、市(州)和共管高校自身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进高校建设的主体责任。省财政经费原有投入渠道不变,采取专项支持的方式,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市(州)应提高共管高校经费投入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制度,确保生均拨款不得低于省定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