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金庸最好的方式,是记住他笔下的侠义江湖

 百战归来 2018-12-16

作者:麦家陪你读书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ID:mai1964)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电视剧《笑傲江湖》(1996版)


这段话,出自《笑傲江湖》,写下这段话的人,是金庸。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离世,享年94岁。


作为金庸迷,先生的书我几乎都读过,文章也写过不少,更被文中的悲欢离合赚过许多眼泪。听闻先生离世的噩耗后,我整个脑子都是懵的,一瞬间,把那些刻在脑海里的故事忘了个干净。


金庸亲笔


先生已出江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终成绝响,一个独属于金庸的文学时代,就此终结。


但好在,江湖会一直流传他的传说,他留下的珍贵财富,亦不会被人轻易忘却。

 


1

独属金庸的武侠时代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身于浙江一名门望族,“一门五进士,叔侄五翰林”,当时康熙皇帝还为他家题过匾。


金庸自小总让父母发愁。别人家父母愁,愁孩子爱玩,不看书;金庸的父母也愁,愁孩子光看书,不爱玩。


▲年轻时的金庸


一次偶然,金庸在书架上翻到一本《荒江女侠》,入了迷,走进了武侠的世界。年少气盛的金庸,特别想成为一名侠客,一身正气,快意恩仇,剑指天下,岂不快活!


读高中时,金庸见不惯训导主任辱骂学生,写文讽刺,被勒令退学。


上了大学,又见不惯同学被欺负,行侠仗义,再次被勒令退学。


但金庸没在怕的,他说:“我这人最大的脾气,就是人家指挥我做什么,我都不听的!”


▲金庸曾工作过的大公报馆


学上不成了,金庸便四处找工作,先是在图书馆打工,后又应聘上了外交官。


当外交官是金庸一直以来的梦想,从香港到北京,兜兜转转,吃尽苦头,但最后他却放弃了这一梦想。


为什么?只因他不想被束缚。


▲电视剧《神雕侠侣》剧照(1995版)


你看他的小说里,杨过被断臂束缚,偏不认输,成了神雕侠;张无忌被深谷、地道束缚,偏不认命,练就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


他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就是身处绝境,也要撑着一口气,绝地反击。


辞职后,金庸进了报社,认识了陈文统。俩人都爱武侠,成了好朋友。


▲金庸和梁羽生


这个陈文统,就是后来的梁羽生。


受人邀约,金庸开始在报纸上写连载。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用作笔名“金庸”。


自此,独属于金庸的武侠时代开启。


在武侠的世界里,古龙爱写浪子,金庸崇拜“大侠”。他笔下的人物,自带一种替天行道、保家卫国的大志向,满腔热血,一身正气。大侠郭靖坚守襄阳,为国为民,神雕侠杨过浪迹天涯,行侠仗义。


1976年,TVB开拍首部金庸武侠名作《书剑恩仇录》


金庸心里,装着无数的大侠,每个大侠身上,也都藏着金庸的影子。


 

2

他笔下的江湖儿女情


金庸彻底红了,自己红不算,还捧红了影星夏梦,捧红了《明报》。


金庸对夏梦心生欢喜,为她量身打造了很多角色。但彼时二人都已婚,只能以一句“若有来世”,换一声长叹。


▲金庸和夏梦


此后,金庸笔下的一些人物带上了夏梦的影子,他笔下的爱情,也多了些爱而不得的感伤。


小昭为张无忌远走波斯,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李莫愁为陆展元一念成魔,阿紫为萧峰从崖顶决然坠落……有缘无份,爱而不得,最是伤人。


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剧照(1993版)


接受采访时,金庸说:“一生只爱一个人,我做不到。”


他结过三次婚,感情谈不上圆满。但爱的时候,却是真心实意,日月可鉴的。只可惜这世间,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换得一个大团圆结局。


记得《天龙八部》里,阿紫问萧峰:“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是想着她?”


▲电视剧《天龙八部》剧照(1997版)


萧峰平静地答:“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 


曾经读来平淡,如今读来心酸。


金庸写小说,很虚幻,却又无比真实,写尽了每个人的一生。那些故事之所以令我们惋惜、感叹,不过是因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读者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这是金庸的才气,也是他的本事。

 


3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红了之后,金庸的三观离“侠”更近了。他开始大肆发表带有抨击性的言论,一度遭人追杀。


金庸去欧洲避难,把手中没写完的《天龙八部》托付给倪匡代笔。


等他回来,倪匡耸肩笑道:“伙计,抱歉啊,我不喜欢阿紫,所以把她写瞎了。”


惹得金庸哭笑不得。


▲金庸和倪匡


暗杀之风减弱,金庸的“大侠心”也倍感凉薄。在写完《鹿鼎记》后,金庸挂印封笔。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当如何度过?”


金庸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这是他的人生观,活过,热烈过,而后轻拂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邪恶势力,他斗不动了,但那颗侠义之心,永存。


此后,金庸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文字,一整就是十年。


电视剧《鹿鼎记》剧照(1998版)


凡有井水处,皆能读金庸。


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试问,年少时代的我们,有几个没捧着金庸的武侠,在课堂上偷偷翻阅?又有几个没在茶余饭后,讨论动人故事中的情节呢?


他许了我们一整个少年时代,才让我们的日子里,多了那一份江湖快意。

 


4

聚散离合,一世笑傲


1976年,金庸最疼爱的大儿子为情自杀,年仅19岁。


当时的金庸,已是52岁高龄。


白发人送黑发人,金庸得知消息,跌坐当场,迟迟站不起来。


后来,他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写道:“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我还不明白。”


这大概是金庸写了这么多年的文字中,最伤感的一段话。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心碎。


人过八十,杖朝之年,金庸背着双肩包,骑着自行车,跑到剑桥去学习,还拿了荣誉博士学位。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别人问他为什么折腾,他答:“不为学位,只为学问


对于文字,对于学问,他始终怀抱一颗敬畏、向学之心。


金庸曾说过,如果有天他去世了,墓碑上会这样写:“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金庸作品被翻拍成影视剧的部分海报


是啊,金庸写了那么多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如今,桃花影落,碧海潮生,先生带着他挚爱的江湖,只身远走。


自此,笑傲江湖成绝响,人世不见侠客行。


▲金庸题字

 

金庸先生的一生,就是武侠的一生。


以文为马,剑指江湖。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曾写道:“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如今,先生已经离去,带着一生传奇。


留下的我们,不必烦恼,唯愿安好。



作者:叁叁。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多平台专栏写手,自由职业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