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三府尖 2018-12-17

石榴属石榴科石榴属植物,2003年被子植物APGⅡ分类法将石榴科划归千屈菜科石榴亚科,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及观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优良落叶果树,愈来愈引起各国的重视。软籽石榴的种子硬度小于3.67kg/cm2,与硬籽品种比较,其种子退化、变软,食之无渣、适口性强、容易吞咽,可食率高,亦适宜加工。国内业界一致认为,软籽石榴是我国石榴中的珍品,是果之精品,愈来愈受到广大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生产与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软籽石榴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研究现状

1

硬度研究

巩雪梅等将石榴品种划分为软籽(种子硬度4.20kg/cm2)3类;安广池等将石榴品种划分为软籽(种子硬度0.0~4.5kg)、半软籽(种子硬度4.6~7.5kg)、普通硬籽(种子硬度7.6~10.5kg)、硬籽(种子硬度>10.6kg)4类;Melgarejo等利用石榴种子中纤维含量,将石榴种子硬度分别给出1~10分,并将石榴品种分为软籽、半硬籽、硬籽石榴,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依据上述标准,我国引种驯化、自主选育的突尼斯软籽、中农红软籽、红如意、红双喜、红玉软籽、紫美6个石榴新品种为软籽石榴;会理青皮软籽、蒙自甜绿籽、河阴软籽、开封范村软籽、峄县软籽及临选系列软籽、枣选系列软籽、淮北系列软籽等,为半软籽(或半硬籽)石榴品种;其余为硬籽石榴品种。

石榴籽粒硬度与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随着果实发育,种皮中总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最终趋于稳定。石榴软籽性状不仅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而且同一品种、同一树体不同部位种子硬度差异达极显著,其中树冠北面及内膛果实种子较软,南面与西面果实种子较硬,东面果实种子硬度居中。

2

品种选育

目前,我国引种驯化、自主选育的软籽石榴品种有突尼斯软籽、中农红软籽、红如意、红双喜、红玉软籽、紫美等6个。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突尼斯软籽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1986年突尼斯国家林业局赠送我国;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引种驯化,2002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平均单果重350.0g;百粒重49.5g;成熟时果实向阳面红色,背阴面红色占1/2,其余为黄青色;籽粒出汁率89.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北方产区9月底成熟。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中农红软籽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郭俊英、曹尚银、薛华柏、刘丽等选育。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平均单果重475.0g;百粒重66.4g;果皮鲜红色;籽粒出汁率8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北方产区9月底成熟。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红如意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刘中甫选育,亲本突尼斯软籽×粉红甜;2007年获“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权”。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平均单果重410.0g;百粒重56.0g;果皮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北方产区9月上旬成熟。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红双喜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刘中甫选育;2012年获“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权”。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皮鲜红色;平均单果重410.0g;百粒重56.0g;籽粒出汁率9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北方产区9月上旬成熟。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红玉软籽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联合选育;2005年从河南省荥阳市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经多年筛选、引种驯化而成;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平均单果重602.0g;百粒重56.2g;成熟时果实向阳面红色,背阴面红色占1/2,其余为黄青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15.8%;南方产区8月中旬成熟。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紫美

品种来源与育成单位(培育者):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联合选育;1996年从以色列引入,经多年筛选、引种驯化而成;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平均单果重587.0g;百粒重44.0g;果皮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南方产区9月中下旬成熟。

3

功能基因

50mg/L卡那霉素和500mg/L头孢霉素可用来筛选突尼斯软籽石榴转基因材料(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进行GFP报告基因的遗传转化试验,初探GFP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但未有效区分转基因材料,分析可能是因为愈伤组织中不含叶绿素,其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的光为淡黄色和淡绿色,与转基因材料相似。李跃霞研究得出,突尼斯软籽石榴遗传转化的最佳侵染条件是:浓度为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侵染叶片愈伤组织10min。郭晓丽将抗寒基因CBF转入突尼斯软籽愈伤组织,最后得到了抗寒愈伤组织。曹丹琴等从石榴中克隆出PgMYB转录因子基因,表明石榴籽粒硬度与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籽粒硬度石榴品种中PgMYB的表达与籽粒硬度和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石榴各个发育时期中,PgMYB表达与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推测PgMYB可能抑制石榴种皮总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4

蛋白质组学

曹尚银等从蛋白水平上,研究了石榴果实发育成熟期果皮的代谢进程。结合蛋白丰度分析,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叶绿素a/b结合蛋白和果糖激酶2-like可能与果皮颜色变化相关;半胱氨酸合酶1可能对提高石榴的抗氧化胁迫能力起重要作用,为今后石榴果实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及果实品质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5

胞粉研究

突尼斯软籽石榴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突尼斯软籽×豫大籽、突尼斯软籽×三白坐果率较高,突尼斯软籽×黑籽甜、突尼斯软籽×陕西大籽果实品质较好,为突尼斯软籽石榴生产合理配置授粉树、提高果实品质提供了依据。

6

栽培研究

01

引种试栽

河南焦作、信阳,湖南张家界、娄底,云南会泽、永胜,四川攀西,江苏南京,安徽淮南,浙江宁波等地,先后进行了突尼斯软籽石榴引种栽培试验,其中,在云南、四川等地表现优异,并取得了一定的栽培经验。聂琼等将突尼斯软籽石榴引种到湖南省栽培,证明其花粉活力比北方稍高,说明其能够适应湖南省高温多湿气候,与引种试栽地区品种表现出固有优良特性的结果一致,但其坐果率低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02

苗木繁育

无性繁殖包括组培、扦插、高枝嫁接。陈延惠等以突尼斯软籽石榴叶片、幼胚为外植体,得出了最佳培养条件及最佳分化、生根等组培配方。胚培养是提高胚成苗率、避免胚退化、打破休眠、缩短育种周期的重要手段,可在多倍体研究上应用。张晓申、何宁等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幼茎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最佳增殖、生根等组培配方。

有性繁殖即播种育苗,清水浸种2d+500mg/L GA3处理石榴种子可以有效促进发芽,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03

建园技术

李娟等探索了篱架栽培技术,枝条按自由扇面形均匀绑缚在架面上,可明显改善软籽石榴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前期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04

抗寒栽培

与硬籽石榴相比,突尼斯软籽石榴抗冻性很弱,气温低于-10℃超过半天即可发生冻害。秦岭—黄河(河南段)—苏鲁省界以北的地区为不适宜栽培区,黄河(河南段)以南至淮河以北为次适宜区。在次适宜栽培区引种栽植须采取防寒措施,方可保证软籽石榴树安全越冬。李明婉等提出了选用抗寒品种、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利用实生苗作砧木、保持健壮树势、控制后期旺长、树干保护、合理间作、病虫害防治、早施基肥、适时冬灌、及早冬剪、预防雪灾12项防护措施;范春丽等表明河阴酸石榴高接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成活率最高。此外,防寒栽培措施还包括建造防护林、保护地栽培、果园熏烟、入冬前喷施果树防冻剂、喷施促休眠剂等。

05

改善坐果

南方高温多湿地区,当突尼斯软籽石榴春梢中的叶丛枝停止生长后,保留10cm左右的一次春梢,彻底抹除春梢中的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内膛枝,以后再生长出的一次新梢也及时抹除,春梢抽生的二次新梢斟情疏剪,处理后筒状花的数量明显提高,坐果率提高。

存在问题

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种植的朋友们都看看!

1

品种亲缘关系不清

目前,我国除了审定和获得新品种权证书的6个软籽石榴新品种外,还有红突尼斯、突尼斯二代、以色列软籽甜、以色列软籽酸、以色列大红软籽甜等所谓的软籽石榴新品种。因为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鉴定,可能存在“同品种异名、异品种同名”的现象,给软籽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示范推广等造成很大困难和损失。

2

软籽与半软籽混淆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常将国内的半软籽石榴作为软籽石榴。长此以往,将给软籽石榴研究、引种、栽培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

良种选育极不规范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民办研究机构、果树专业户等齐上阵选育软籽石榴新品种的局面。在石榴园里观察到果个或籽粒增大、颜色变红等,或杂交后代(F1)只要在某个方面与亲本有区别,在未对其品质、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做长时间严格试验的情况下,随意起个名就是新品种,甚至不通过品种审定就开始卖苗、推广。

4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与苹果、梨、桃等大宗水果相比,石榴理论研究成果很少,科研工作非常薄弱,软籽石榴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更加落后,重视应用而忽视理论研究。

5

引种试验亟待加强

自21世纪初以来,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等省、市软籽石榴引种栽培热情高涨,发展势头迅猛。长江中下游等夏季高温多湿石榴产区,虽然引种可以开花结果,但由于花期高温多湿,对其开花、坐果、果实品质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在软籽石榴次适宜栽培区域,甚至不适宜栽培区,未进行必要的引种试验,盲目大面积引种栽培,造成很大损失。

6

品种选育期待突破

软籽石榴在我国普遍长势较弱、抗性较差、雌蕊退化严重、风味过淡,甜型软籽石榴鲜果货架期较短,尤以红皮类软籽石榴为甚。截至目前,我国软籽石榴很多品种,除在四川攀西、云南滇南等石榴产区表现较好外,在其他产区均表现不佳。这是其品种固有的内在特性、栽培地区气候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寄希望于软籽石榴良种选育工作能有重大突破。

7

栽培技术亟需创新

在我国软籽石榴除了长势弱、抗性差、雌蕊退化严重、坐果率低外,普遍存在枝条细密、柔弱、下垂,极易形成“披头散发状”,栽培中整形修剪非常困难,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急需进行不同区域栽培技术的研究、创新与集成。

建 议

1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软籽石榴种质资源极少,要进一步强化国内外软籽石榴种质资源引进、收集、保存工作,不断丰富我国软籽石榴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加快我国软籽石榴遗传多样性、分子生物学、逆境胁迫、生理生化、适栽区域、成花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及加强软籽石榴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等研究,培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品质优良的软籽石榴新品种,为生产提供良种支持。

2

强化引种试验示范

针对我国软籽石榴发展态势,有关研究和推广机构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依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以及软籽石榴品种特性,充分利用当地小气候,有针对性地开展引种试验和示范工作。

3

强化栽培技术集成

针对软籽石榴生长结果特性,结合不同栽培区域实际,广泛开展软籽石榴栽培技术创新、集成。北方产区重点考虑低温冻害等因素,研究设施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产区重点考虑高温多湿等因素,研究促花等栽培技术,为我国大面积发展软籽石榴提供科学、可行、可靠的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果树

摘编自《中国果树》2017年第1期“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罗华,刘娜,郝兆祥等)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