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壹气之合德”(四)

 shjohn 2018-12-17


续前
(3)(虚) 无之性、无为之性
《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是“道”的存在形态,是生成自然宇宙的初始的本源,无”可以认为是老子哲学重要的核心思想。 并且,由“无”而来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无为”概念,又是老子哲学一重要的思想。“道”以“无为”的方式作用于天地万事万物,是对道的“自然”法则的表现形式深层阐述,是“道法自然”的具体说明。老子认识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行和相互作用,都是自然而然,和谐有序的,这种和谐有序的自然运动,都是道的“无为无不为”结果和形式。“无为”是老子关于自然宇宙根本规律的哲学概念,是老子道学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无为”是一切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变化, 顺应客观规律去做,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和本性而为,使事物保持其天然本性,无人为之为,无主观臆断,不妄为,不人为造作,一切遵循自然规律的心态和行为,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和对待事物应当信守的行为准则。

道体是虚空的”无”, 道的本性、属性是“自然”“无为”,人既原于道,由道而成性,由性而成人之心,则人心的本性也当是“道”的属性、性质。那么人之性当是“无之性” “自然之性” “无为之性“。这是道家心性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尤其“无为之性”具有深遂的政道治国和人道修为指导意义。被广泛应用到人生修养、修身养性、大道功夫修炼上。 更为重要的是“无之性”“无为之性”的概念赋予了道“自然之性”以心性的深度,故也经常“虚无自然”“无为自然”或“自然无为”连用。“无性” “无为之性”于人的心性而言,指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内心虚静自然,恬淡虚无,无为自然,无欲无求,无思无虑,心无挂碍,心无所住,无我的心理及精神境界状态。庄子继承之,提出“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即“无我”,是对人的“无之性”“无为心性”的真实写照,“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从而复见真我本性,达到与自然宇宙虚无自然的“道”合二为一的目的。





道家老庄 “无之性” “自然之性”“无为之性”在天道上是揭示了其运行规律的本原,但是其心性论在中国古代及近代并未引起深入的应用继承与广泛重视而研究,又由于因为佛教文化的传入,被佛教译经法师所继承。佛祖得道后讲经说法49年之久,“空”“性”之论不但深邃,且非常的系统,当然佛祖时期,也没有性空或空性之说,是后期大乘佛教空宗般若空宗形成时,发扬光大佛教的结果。 我们前文说人的“本性”是老子的德、无、无为、自然、虚静;是庄子的真;是孔子的是仁、子思的诚、孟子的善;荀子的恶;告子非善非不善;是佛祖的空。相比之下,佛祖之论,又在传人的继承下,真正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人性”的本元,因为老子的“无”“虚无”多用于天道理论的阐述,用于人的本性上,只是其传人受到佛家心性论影响后追及而已,还有老子都说“上德不德”,上德指的本性,“上德不德”这个本性不是“德”,不是“德性”,那么儒家孔孟荀子都属于“德性”范畴之论,也当不是那个“上德”所代表的本性,只能是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本性之论。人的本性是“无”“虚无”“空”比较恰当不过,但是老子道家的心性论却没有其后人继承下来。当佛教文化传入了进来后,翻译佛教经典的译经师又都是精通道儒文化的法师,故多用道儒文化译释佛经。最著名的号称解“空”第一的译经法师僧肇就是由玄入佛,则其自然按照老庄道家文化思维方式来理解诠释佛经,其他译经法师莫不如此。“无” “虚无“无为”与“空”的心性论非常的契合,空的古义本身就是无,很大程度上“空”“无”所指一致,所以在道儒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佛教文化披上了道儒文化的外衣,老子哲学核心的“有”“无”思想也完全被传入的佛教大乘般若空宗继承了下来,佛道文化融合到了一起,并使佛教在中国大地得以生根并成长壮大。而在道家(道教)没有得到继承弘扬的老庄道家心性论文化也就淹没在佛家心性论之中。比如佛说大波若经有一段经文是这样的:“一切法一性非二,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如是诸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法,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着。” 这段运用老子道家文化翻译的经文,佛祖说的空性之道就是无性,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就是空性的本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