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功成身退是以功成

 影曳香弄 2018-12-17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是八岁的黄庭坚在路过张良归隐的“良山道观”时写下了的《牧童诗》。

每一位用心走过一生的,尤其是功绩突出的人,都逃离不开后世的万般解剖。很少有人能够像张良这样,除了得到后世敬仰之外,不受到丝毫诟病。

张良,何许人也?他有哪些故事呢?

                孺子可教

从血统来看,张良可是名门之后。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曾经是韩国的相国,张氏一族在韩国的声望也是非常不错的,很得老百姓爱戴。如果韩国没有被秦国灭掉,张良也许会接替父亲。当然,历史并不存在如果。

张良为了复仇也曾经雇佣杀手刺杀秦始皇,不过并没有成功,被追杀的张良便四处流浪。

张良的孺子可教由何而来?

有一天,张良走在桥上,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穿着简陋的老头把鞋子丢下桥去。正纳闷怎么回事呢?

老头把他叫过去蛮横的说:小孩,把我鞋子捡上来。

张良想揍他又觉得老头怪可怜的,便下去捡了上来。

老头又说:给我穿好。

张良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就给他穿上了。

老头笑着走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五天后在这里等我。

五天后张良一大早去,老头已经在那,责备张良没礼貌,来晚了,五天后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三更就去了,老头还在,又骂了张良一顿。

再过了五天,张良大半夜十二点就去了,稍微等了会,看到老头过来了,老头很开心,就给了张良一本书,叫做《太公兵法》。

为什么老头说张良孺子可教呢?仅仅通过一个桥下捡鞋就能看出来吗?

我们站在平常人的角度来想一想,一个神经病自己把鞋子扔到桥下边还特别粗鲁的让自己去捡,我们不回敬一句粗话已经算是相当仁慈了,捡了鞋子还要给他穿上更是痴心妄想了。

张良却做到了,由此能看出两样东西,一个是张良性格当中的隐忍,另一个则是张良品德中的仁义。这两样东西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隐忍不成大事,没有仁义必生祸乱。正是由于看中了张良身上这两件品质,老头才认为张良孺子可教。


                肱股之臣

也许有人会好奇,张良学会了太公兵法之后应该很厉害了,怎么就跟着刘邦的呢?又有哪些贡献呢?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也拉起了一百多号人,这点兵力当个山大王还行,要跟秦国几十万兵马抗衡就太勉强了,于是便去投奔楚假王景驹。

在路上碰到了拥有几千人马的刘邦,张良也走累了,就作为暂时的投靠。在与刘邦的交流中,张良发现刘邦可以理解常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太公兵法》的要义,知道此人绝非庸人。在这之外,刘邦还对他特别尊敬,几乎是言听计从。

常言道:贤臣择主而事。张良是聪明人,在天下纷乱的年代,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便看中了刘邦,选择了刘邦,当然,而后的结果也印证了张良的远见。

张良被称为“汉楚三杰之一”,刘邦对他的评价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邦进军关中,在峣山遇到强大的秦军,刘邦想硬攻。张良劝住,根据秦军将领出身市侩贪利的特点,提出派说客携黄金以利诱之的建议。

刘邦采纳后,果然秦将准备投降,刘邦正开心呢。张良又提出,这样的将领不得人心,士卒未必跟随,不如乘其懈怠发兵攻之。刘邦再次采纳,大败秦军,士气大振,仅仅一年时间,一路杀到了咸阳,推翻了秦朝。

鸿门宴之时,刘邦不敢去。张良思考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顺带还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

韩信要称王之时,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做了个顺水推舟,送给韩信一个人情,从而坚定了韩信的信心,为最后打败项羽做了奠基。

……

不论刘邦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如何的潦倒,张良始终在刘邦身边为刘邦出谋划策,这一份忠诚,恐怕也是没几个人可以做到。

把汉朝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韩信就是孔武有力的胳膊,他打下了汉家半壁江山;萧何是眼睛,嘴巴跟肚子,提供充足的能量;张良则是中枢神经,提供各项决策。


                功成身退

张良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其实是在于他的安全退出。

常言道:骑虎容易下虎难。

“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因为活的太简单被杀了,还落下个反贼的罪名;萧何则是通过给自己身上泼脏水,贪污一点东西来让刘邦放心,过的也不舒心;唯独张良放下功名利禄去修仙去了,成了后世人眼中的完人。

为什么张良能全身而退呢?大概有三个因素。张良的家庭出身高贵,性格隐忍仁义以及政治眼光深邃,这三点贯穿于他在汉朝建立后的各项行动中。

由于出身名门,张良早已经享受过顶尖的荣华富贵,在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之后,对于金钱,权力,他已经看的比常人淡泊的多。

鸿门宴之后,刘邦为了感谢他赏了他很多金银珠宝。他一分没拿,全部给了项伯,一来感激救命之恩,二来让项伯给项羽说情,多为刘邦分点地盘。这一件事情感动了项伯,感动了刘邦,也感动了我,这是多么的有情有义!

当别的功臣都四处邀功请赏的时候,张良却躲着权力。汉的天下打下来之后,刘邦感激张良,便要给张良两万户封地,张良完全拒绝也不好,就只要了沛县边上的一块叫留的小土地。

为什么张良不要呢?一来,刘邦封的地方在齐,那是韩信的地盘,跟了刘邦这么久,张良当然明白,刘邦想使二虎相争。二来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此时的张良已经不想干活了,正琢磨怎么退出,又怎么会再去享受那些权利呢?

张良还不做不仁不义的事。当刘邦平定天下后,始终担心自己身边的大臣起反心,于是开始剪除异性王。

都知道韩信是被大臣萧何搞死的,也因此很多人对萧何产生诟病。而张良呢,他知道刘邦的残忍,必定会削弱一些大功臣,便托病不出,对于刘邦的这些行动基本上都没有参加。


张良自己长的就很漂亮,像一个妇人的模样,所以更不好色了。

一个智商情商品性都属于一流的人,不贪财,不恋权,不好色,还建立了不世功绩,你说,他还有啥惦记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功成!

张良深深地体悟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归隐山岭修道去了,也因此才有了篇章开头提到的后人黄庭坚路过赋诗之事了。

有些人,你只能仰视他,张良算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