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愁里,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见素抱朴780 2018-12-17

小学同学阿豪在村里建起了一栋三层的楼房,是我们1988年出生的这一代第一个在村里建楼房的人,换句话说,阿豪以后将会回到我们的农村养老。

十五年前,没有读完初中的阿豪就跟着村里在沿海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去了广东,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做普工,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有了积蓄,就在老家建了房子,成为了村里年轻人成功的典型案例。

乡愁里,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十年,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我生活在贵州山区的一个苗寨里。九十年代初期,像我们这样的小孩没有上幼儿园,只能跟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在田埂上玩泥巴,去别人家的地里掰包谷,刨土豆,摸黄瓜,最安静的时候,就是下雨天坐下火塘边听奶奶们讲民间故事,母亲她们则在一边纳鞋垫,勾毛衣,刺绣,一针一线都小心翼翼。父亲则和村里的中年人一起在山里锯木头,种一种叫做茯苓的药材。农忙季节,大人们都放下手中的伙计,男人赶牛耕田,妇女们到山里割蕨类和大叶植物来放置在田泥里,这种叫做秧草的植物在田泥下发酵一个月后,就变成了肥料。从春耕,夏种到秋收,农家人忙碌大半年,只有把稻谷都收进了谷仓,才得有空闲。

在不种植庄稼的时节,大人们会去林地给树苗除草。我的家乡是知名的杉木之乡,植树造林也成为了经济收入之一,以致到现在,我的家乡森林覆盖率高达72%以上。用祖辈们的话说,种植杉木就是在打造一个绿色的银行,一般十八年到二十年之后,山里的的杉木就可以砍伐售卖,很多人家,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种植,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卖掉树木就有了婚礼钱。

乡愁里,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在九十年代初期,村里基本上没有人外出打工,那时候去广东需要挤几天几夜的火车,到广东还不一定找到事情,而我们村里,大部分都是文盲和半文盲。在后来,有胆子大的人跟着邻村的人去了广东,捎信回来说在广东一个月有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很多人放下锄头,逐渐离开村子,有些学生则动了去打工的心思,辍学回家,刚好遇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辍学回家的年轻人又被拉回了学校上学。

读小学的我很是羡慕父母外出打工的同学,他们有父母从广东带来的自己厂里生产的玩具,还有新衣服。我的父母因为文化低,父亲则在村里种植草药,母亲跟着村里的父母们每天打零工。生活拮据,但是我们没有成为第一代留守儿童。

千禧年之后,我上了初中,村里的中青年基本都涌向了沿海城市,很多人读完了初中有跟着去了广东和浙江,或者是福建。这时候村里仅剩下老人和孩子,以及日渐荒芜的农田,因为劳动力的不断输出,村里远处的农田逐年荒芜,长出了人高的野草。那些进山的林间小路,逐渐被树木遮挡,有些山林,甚至很少再有人去过。

乡愁里,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人们在沿海的城市里打工,做建筑,赚到钱的钱寄回家乡,把破败的吊脚楼修整的漂漂亮亮,供给孩子上学以及父母零花。在这一年年中,那些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坚持上学的孩子上了高中,部分考上了大学。在农村,考上大学就是跳出了农门的一个门槛,打工的父母继续在沿海城市打工,赚钱寄回给孩子们当学费生活费。

村里人不断的进城,返乡,继续进城,老家似乎成为了驿站,匆匆回来过年之后,又匆匆忙忙的回工厂去上班去了。那些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留在了城里工作。打工退役回来的第一代农民工,有经济实力的的县城买了房子,想继续在农村生活的人则拆掉了住了几代人的吊脚楼,建起了砖房,更有甚者,填埋了自家的农田,建起了房子。而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些人在城里开了公司或者加工厂,举家迁移去了城市。

乡愁里,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如今,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苗寨修建了风雨桥,凉亭,鼓楼,广场等等。装上了路灯,自来水,宽带入户,大大方面了农村生活。而像我一样的年轻,大部分人选择了城里,很多人去县里,市里或是省城买了房,许多年后,他们的年迈的父母也将离开我们的村庄,跟他们一起去城里生活,

阿豪乔迁的那一天,我们买了许多鞭炮,在他的新房前燃放了很久很久,我们不仅恭贺乔迁之喜,更是在祝愿这个苗家青年,回归到我们农村来。

只是村庄的山坡上,也不再有九十年代初期那些相约在路口对山歌的男女青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