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特有的龙 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善信慧兵 2018-12-18

秃尾巴老李是一条龙,是山东特有的龙。

“龙”即是人的属相,又是中国古代人的图腾;封建社会的帝王把自己喻为天子,是龙的化身。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有青龙、白龙、黄龙、黑龙等不同颜色的龙,也有不同形状的龙,秃尾巴老李就是一条秃尾巴龙。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是山东各地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故事,在东北地区流传也很普遍,这与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有关。在山东省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赫然在册,有申报单位威海市文登市、青岛市即墨市、日照市莒县、潍坊市诸城市四地共同拥有。

有专家认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这个专题,应是山东省与黑龙江省专有的,而起源地则在山东省。作为一个流传于整个山东省的传说故事,在济宁市的流传也十分广泛和久远,就目前搜集到的故事20多篇,都与济宁的风土人情密切相关,有的被载入县志,有的仍在今天人们的口头流传……

山东特有的龙 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流传于济宁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主要集中在汶上县、梁山县、嘉祥县、曲阜市、邹城市、市中区和任城区等地。

秃尾巴老李的来历 传说一年夏天,汶上县草桥村李姓人家的妻子,晚上在自家院子里乘凉,不想竟睡着了。睡梦中,一道闪电划过,一条黑龙飞来,李妻被吓醒了。她知道自己犯了女人不准露宿的大忌。此后,李妻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黑黑胖胖的男孩,屁股上竟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李父本来喜悦的心情,立即变为恼羞成怒,他抓过一把菜刀,把孩子的尾巴砍了下来。孩子一声惨叫,随着一股青烟,升腾而去。

还有一个传说,说秃尾巴老李的尾巴原来并不秃,因他是龙体,被龙王分封到草桥一带管理小汶河。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小汶河,因河上没桥,河里没船,乾隆大怒,要杀了带路的向导。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响,一座黑色的拱桥从河中一跃而起,乾隆顺利通过了小汶河。原来这是秃尾巴老李为了救向导一命,用自己的身子架起的“桥”。由于大队人马从他身上踏过,车轱辘轧断了他的龙尾,所以成了秃尾巴。

再一个传说讲,老李深夜帮姐姐家浇地,他把尾巴插进井里,水就从嘴中吐出来。半夜里,他姐夫来送吃的,他怕姐夫见了他的龙体,便提身升空,向西南方向飞去。由于他起飞匆忙,肚子里满满是水,根本飞不高,尾巴拖在地上,拉出了一条小河,尾巴也就因此磨秃了。

秃尾巴老李与黑龙江 传说龙王为了试试秃尾巴老李翻云覆雨的本事,令他三天之内把山东淹了。老李心里虽不情愿,但又不能违抗龙王的旨意,便装着把“淹山东”误听为“淹关东”,他飞到东北找了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一连下了三天大雨。龙王知道了秃尾巴老李的本领,但对他自作主张“淹关东”,十分不满,于是派虾兵蟹将下界捉拿老李。老李便跑到东平,藏进状元梁颢的笔管里,躲过了一劫。

山东特有的龙 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大战小白龙》讲黑龙江原来叫白龙江,掌管这条江的是一条修炼七万年的白龙,它为害一方,弄得老百姓四处流浪。秃尾巴老李自“淹关东”后,一直觉得愧对关东父老,当知晓白龙作害的消息后,秃尾巴老李决定为民除害。当时江边的百姓大多是逃荒来的山东人,老李与这些老乡们商量好,他入江斗白龙时,如果江面上泛白,就说明白龙占了上风,人们立即往江里撒石灰;如果江面上泛黑,说明老李占了上风,人们就往江里投馒头、大饼。这天,老李在乡亲们的欢呼呐喊声中,纵身跳入江中,与白龙展开了生死搏斗,大战三天三夜,在老乡们的帮助下,秃尾巴老李终于战胜了白龙,从此掌管了黑龙江,黑龙江也因此得名。至到现在,黑龙江一带若有灾害,只要对着黑龙江大喊三声“秃尾巴老李”,灾害就会减轻;船过江时,船老大一定要问:“船上有山东老乡吗?”如果有,就开船,如果没有就要等;遇见个穿“蚕鞋”的就会很客气地让上船。“蚕鞋”俗称“牛鼻子鞋”是山东人穿的一种鞋。

流传于梁山的传说讲:秃尾巴老李名叫李道衍,是汶上草桥人,唐朝时任辽宁总兵。当时东北水患严重,特别是白龙江里有一条白龙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李总兵决心为民除害,化作一条黑龙跃入江中与白龙搏斗,最终战胜了白龙,由于黑龙的尾巴被白龙咬掉了,所以李总兵就无法变回人形,从此就管辖白龙江了。人们知晓后,便把白龙江改成了黑龙江。

流传于曲阜的传说讲,老李是曲阜仙店村的,一年大旱,全村人都逃荒下了东北,老李来到黑龙江边,吞食了一颗珠子,竟走了鸿运,做了黑龙江的大王。但老李时刻不忘家乡,每年旱季他都要携风带雨回一趟曲阜,以解家乡的旱情。

“汶上县下薄子(冰雹)。一年一回。”这句俗话来源于一种自然现象,每年的五、六月份,汶上、梁山一带都要下一场冰雹。传说这是老李从东北回来给父母上坟的原故。因东北天冷,老李是龙王离不了水,无论到那里都要随身带着水和冰块,所以从东北飞回汶上时,他身上带的水就变成了冰雹,落了下来。

在济宁一带还流传着一些秃尾巴老李与佛教、道教人物有关的的传说,及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生活故事、治水的故事。如:《扔印堵口封龙王》、《五十亩地一棵苗》、《秃尾巴老李行好事》、《买桃》等等。大多讲秃尾巴老李用神奇的力量战胜邪恶,救民于水火,或劝人向善的教训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是山东流传极广的一个传说故事。

1988年2月,中国民协山东分会编印的资料集《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收录了一百余篇故事,流传地区遍及山东的烟台、潍坊、青岛、聊城、菏泽、济宁、惠民、临沂、枣庄等九个市。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分布在山东的35处,其中真实地名24处。秃尾巴老李的叫法也有多种,有的地方称之为“朱龙王”、“龙王冯”、“秃尾巴”,也有的地方叫“小黑龙”,或干脆呼为“老李”。故事的内容也很丰富,有生活故事,有风物传说,也有神话色彩浓烈的幻想故事,但主体故事基本是一致的。即其母奇异受孕、分娩、断尾、大战小白龙等。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最早见于清代初期的《子不语》和《文登县志》,经过200多年的流传、加工,使之成为这样一个广受民众喜爱的传说人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刊的《黑龙江民间故事》中,也收入了一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传说的形成以及广泛传播与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据史料记载,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300多年时间里,有2000万山东人迁移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历尽艰辛,创业谋生,成为开发东北的生力军。这300多年的历史,是非常悲怆的、非常有生命力的,也是非常强悍的,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自强。

民间文学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的,秃尾巴老李到黑龙江落户,反映出最初到东北逃荒的山东人的愿望,并希望借助家乡神灵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闯关东的山东人为了生存下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斗,《大战小白龙》应该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另类反映。人们用虚拟的神话传说,增添山东老乡团结合作的决心,并成为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人们在流传过程中,使秃尾巴老李这一形象不断丰满,故事更加感人,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

“与天斗,与地斗”,这种原生状态的生存状态,让一辈辈的山东人在生存与尊严的天平上称量着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我们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中,可以品味出“闯关东”人的悲苦与辛酸,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传说,是对那些扎根黑土地的山东儿女艰苦创业史的生动反映。

无论是关东人,还是山东人,团结诚信、坚韧勇敢、豪爽机智的性格特征是一样的,为开发东北,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生生不息的,一定会永远的传承下去。

山东特有的龙 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