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山水画名家赵峰作品赏析

 文山书院 2018-12-18

【艺术简介】

赵峰,笔名:黄河,1943年出生于陕西洛川,祖籍山西新绛人,一级美术师,职业画家,进修于天津美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委员会会员、候马市美协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黄河壶口书画院副院长。

全新BMW X5,瞩目登场

广告199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大红鹰”杯首届书画展获优秀奖;1999年“世纪杯“全国书画大展获金奖;199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院迎国庆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获佳作奖并收藏;1999年“美林杯全国首届书画展获优秀奖;2000年“世界金奖艺术家”并收入“世界名人传记”。2006年获山西省第二届山水画优秀奖。2009年获第五届当代山水画四百家。

在北京举办两次最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民间博物馆收藏。四十余年主攻山水画、潜心研究范宽、石涛等名家的作品。同时认真研究现代画家黄秋园、黄宾虹的作品,从中广范地吸收营养,常常写生在黄河流域,太行山,搜尽奇峰打草稿。作品阳刚雄健健之风,沈雄、粗犷、浑厚、苍劲、雄浑、大器磅礴。多年来,一直竭力探所将西方文化艺术与中国民间美术相结合融化在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墨淋淳甘畅氛象恢宏大度,章法大胆新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赞评其作:“入古出新,虚实相生,清晰有致,道劲有力。在师承古人的手法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法古人而不泥古人。”

主要作品有“黄河魂”“太行人家”“春韵图”“高原放牧图”“故土”“太行秋韵图”等作品入选国际国内大展。作品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地展出被收藏。“黄土魂”被天安门城楼以珍品收藏。“太行秋韵图”被中国书画院收藏;23岁创作布画作品“天仙配”被中国美术收藏。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候马电视台先后报导本人业绩。入编《当代中华艺术家金鉴名录》(第二卷)《世界名人录》《世界中国书画名人录》《当代书画艺术名人精英大典》《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集》(华人卷)《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世界华人书画家真迹图典稿》《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名家选》等大型辞书中。

在山水之间书写人生

刘剑

我是先看到赵峰的画才见到他的人的。骄阳似火的盛夏里,翻开赵峰的画册,清凉之感扑面而来。那深山,那老林,那小河上的帆船以及飞流而下的瀑布……无不让人充满向往。带着这样的向往,我见到了赵峰。

虽然留着放荡不羁的长发,但给人的感觉却极为朴实和憨厚。这种另类装束与传统品德的和谐统一,使我不禁联想起上海著名画家吴志鸣对其画作的评价:“赵峰先生的山水画吸取西方文化艺术与中国民间美术的营养,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在色彩上大胆吸收民间美术装饰的特点,夸张变形恰到好处。笔墨酣畅,气势恢宏,章法新颖。”这评价针对的是赵峰的画作,但从中却可以体会到其做人。

成功从画萝卜头开始

和很多有艺术成就的人一样,赵峰的成功源于天赋,更源于热爱。

从小学一年级上第一节美术课开始,赵峰就喜欢上了画画。赵峰至今都记得当年上美术课的情形。那时,老师教大家画一个红萝卜,只轻轻几笔,一个红色身子,绿色“头发”的萝卜就拔地而起了。看到萝卜的那一刻,赵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老师手里的笔好神奇。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峰画白菜,画茄子,画苹果,画香蕉,总之,他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就这样,赵峰的绘画天赋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当时学校有个美术组,小小年纪的赵峰不久就加入了美术组,作为美术组的成员,赵峰负责出每月一期的墙报。

上初中后,学校来了个从西安美院毕业的王老师。王老师不但喜欢画水彩画,而且油画画得很好,这使赵峰有机会接触一些西洋画法。可惜,认识王老师没多久,赵峰就跟随父亲回到了乡下老家。

他的门帘被美术馆收藏

回到乡下的赵峰开始在民间学习艺术。赵峰的母亲虽然是位农家妇女,但却心灵手巧,颇有艺术细胞。新绛、稷山、万荣一带盛行民间布画艺术,新娘新郎结婚的时候门上必须挂有母亲亲手织的土布门帘,门帘上大多画有《天仙配》《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爱情剧目里的画面。而新生婴儿过满月的时候,亲朋好友则有给小主人送老虎帽子、老虎褥子、老虎布褂的风俗。在赵峰的记忆里,母亲的拿手绝活是画老虎。耳濡目染中,赵峰喜欢上了布画。

23岁那年,即将结婚的赵峰亲手给自己画了一幅门帘。这幅门帘上半部画着《天仙配》,下半部画有《白蛇传》,两边则画着十二生肖。这幅门帘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除了画门帘,赵峰还喜欢炕围画(炕围画也叫“墙围画”,类似古代的壁画。农家人每当建盖新房,在砌好大炕之后,即请来画匠在炕的四周墙壁上绘制各种各样的彩色图案)。赵峰画的炕围画栩栩如生,深受百姓喜爱。

1966年,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赵峰被调到县文化馆。虽然被调进了文化馆,但并没有走上专业画家的道路,而是整日画毛主席像,一画就是5年。

1970年,新绛县筹建地毯厂,赵峰被推荐到地毯厂设计图案。因为赵峰设计的图案韵味十足,1976年,侯马地毯厂不但聘请他做图案设计,还送他到天津美院学习专业的美术知识。

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

1979年,赵峰终于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作为职业画家,赵峰主攻山水画,一边潜心研究范宽、石涛、黄秋园、黄宾虹等名家名作,从中广泛吸收营养,一方面常年写生于黄河流域和太行山脉。哪里的山高,他往哪里走;哪里的水深,他往哪里涉。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赵峰走遍了黄河流域的山山水水,看遍了太行山脉的花花草草。

赵峰的山水画以黄河题材的居多,问起原因,他说:“我是听着黄河涛声长大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的黄河水给了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为了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奇观异景,赵峰每年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深山老林中风餐露宿。大雪天,别人都往火炉旁钻,可赵峰却选择往外跑。去年冬天,那场五十年不遇的雪灾,使许多人望雪止步,而正在陕西作画的赵峰却拉起朋友,冒着漫天的大雪,去野外写生。纷纷的大雪淹没了他的膝盖,冻坏了他的双足,可他却全然不顾,他的眼里只有雪,心里只有画。

虽然“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仅仅有素材却是远远不够,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赵峰的画集里有一幅名为《高原风雪图》的作品,这幅长5米、宽1.46米的风雪图,虽然7天的时间就一气呵成了,但构思的过程却整整用了一年,“这里面有个升华和再创作的问题”。

赵峰的画以追求博大深邃的意象表现为主,在表现个人情感与意志的同时,努力探索与自然、时代的融洽与和谐,在表现自然之美、意境之美中寻找着富有个性的“心语”。打开他的作品集,《黄河魂》《黄河之水天上来》《太行人家》《高原放牧图》《太行秋韵图》《大河雄魄》《春韵图》……一幅幅美丽的作品使我们仿佛步入了一个黄河艺术的长廊,整个身心都被融入到黄河美丽的波涛之中。

作者刘剑系《山西晚报》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