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好了明理 2018-12-18

在沙俄后期苏俄早期,中国的北方邻国出现了一位极富创造力的设计师,这就是世界著名的装甲兵设计师门捷列夫。这位门捷列夫可不是写出元素周期表的那位科学家,门捷列夫在1915年时,将他的大胆想法呈现在了图纸上,由此揭开了世界上第一台超重型坦克的概念。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1915年,门捷列夫将超重型坦克这个概念引出,由于迎合当时巨炮的思想,门捷列夫设计的这台超重型坦克被安装了一门120毫米的火炮,放到当时的是时期,120毫米的火炮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除了巨炮外,这台超重型坦克也兼顾了超强的防护能力,即坦克前装甲的厚度达到了150毫米,侧面装甲达到100毫米,这样的装甲防护性能,在当时有限的武器条件下,几乎不存在任何能打穿它的东西。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采用了分区装甲防护:车首装甲板要更厚一些,这一技术直至二战中期才在坦克上得到广泛应用。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门捷列夫'坦克的武器布置比较合理。它将主要武器布置任车体内,而不是炮塔上,这在当时可能更合理些。而辅助武器——7.62毫米重机枪则布置在旋转机枪塔上,这也许更适合一战时期的交战对象。 可调车底距地高的油气悬挂,在将近1个世纪之后,油气悬挂成为提高悬挂特性和坦克机动性的一个发展方向。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很显然,苏俄时期的人率先将重武器这个概念引入到了实战中,不过重达170吨的重量,也成为了'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的致命伤。然而过于笨重的体型,让其丧失了战场上最需要的机动性,因此,1914-1915年,瓦西里·门捷列夫只设计出了这款坦克的原型,但并没有批量生产并参战。

巨炮思想下的产物,防护性能无人能敌,120毫米火炮秒杀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