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历史解密坊 2018-12-18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和石刻为主,风格独树一帜,可称作是收藏碑帖类文物的第一博物馆。根据资料记载,这座博物馆中共有文物11000余件。而《开成石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文物专家为不让它受伤,绞尽脑汁,直到一位大师想出绝招,所有的问题这才迎刃而解。但是,这个妙招究竟是什么呢?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石经是指雕刻着儒家经籍和道家经典石刻的经书。东汉时期,汉灵帝为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地位,特意命人将儒家七经校正并抄刻成石书。这批石书共48块,就是我国最早的石经《熹平石经》。

随着风吹日晒,天灾人祸的发生,《熹平石经》失去原有的光彩,毁得毁,丢的丢。后人想将其收集,无奈的是只剩下几块“残石”。三国曹魏正始二年,为弥补《熹平石经》不完整,古人在洛阳刻制了《正始石经》,经过加工后,石经的内容更加丰富,雕刻采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共35块石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正始石经》雕刻完成,并未保存多久,便因战乱而发生严重的毁损。一转眼,到了唐朝。唐文宗为了弥补《正始石经》的缺憾,特命工匠,用时7年,共刻制114块碑石,这就是内容最为浩瀚,雕刻最为精美的《开成石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明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华州地区发生了极其罕见的大地震,在这场大地震惊人的破坏力之下,《开成石经》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坏,114块石碑中,竟断了40块,未断裂的74块也变得伤痕累累。地震过后,《开成石经》周围一片狼藉,明朝皇帝得知消息后,当即降旨,命工匠立即对其进行抢修和维护,因为技术有限,《开成石经》再修复,也是无法修复成原来的样子了。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1936年冬天,陕西文物局为推进“西安碑林工程”,特意请来一位姓梁的建筑学家。陕西方面已经下定决心,《开成石经》不能再遭受破坏了,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稳妥”的保护。

梁大师通过对《开成石经》的实地考察,他决定在已有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稳固的方式,对114块《开成石经》碑进行加固。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经过与博物馆文物专家商定后,最终“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出炉了。即:将原来的保护措施拆除,将钢板夹于碑石上端,再加上钢筋水泥横梁,每3或6块碑石之间需加入一根水泥柱固定。

这样的方式不仅固定性强,而且美观,方便参观者参观。114块碑石加固完成后,会给人一种紧紧相连的感觉,石经和石经手拉手,不仅利用有限的空间减少波动,可以让整体更加稳定,从而达到防震的目的。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国宝,为保护它不受损伤,这位大师想出绝招!

经过梁工程师巧妙的设计后,114块《开成石经》至今保持着原本的模样。如今《开成石经》成为不可挪动文物,静静地立在陈列室。各位读者如果对石经感兴趣,可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去参观,那里能够尽情感受一下我国古代石刻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