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东老档:佐藤农场(丹东农科院前身)

 安东老王 2018-12-18
安东老档:丹东农科院前身佐藤农场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全国名牌产品——“丹玉”牌玉米种的培育基地,在全国也是比较有名的,但是很多丹东人并不知道,今日农科院的前身,曾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建在我国国土上的“佐藤农场”。

  1935年秋,随着日本关东军侵占沈阳,有一批日本人来到关东。其中一个叫佐藤信元的日本退伍军人带领他的儿子佐藤正秋和四名退伍军人——林木、玉井、小立原和金山来到今天凤城满族自治市的草河东岸,建立了“佐藤农场”。
佐藤等人到草河后,就开始强征土地。他们沿草河岸的范家堡子、李家堡子、顾家堡子、门家堡子,强占了200多户人家的耕地,总面积约2000多亩。这些土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流充足,很适合栽培水稻。
  日本人依仗关东军的淫威,在强征土地时,实行所谓的“以质论价”,每亩按50元、40元、30元三个等级付款,而当时每亩地价值约100元。征得土地后,他们制做了一米高的水泥柱,顶端用红铅油刻上“十”字,埋在交界处以做地界。当地人民赖以糊口的土地,就这样成了日本殖民主义的领地。

  在强征土地的同时,佐藤还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幢1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办公。此外,还盖了五间“苦力房”、三间仓库和农具库、马棚、牛棚、猪圈等。还在草河边修建一座扬水场,安装三台扬水机,并在农场东边的山根下挖了一条总干渠,由北往南延伸2000多米。当时,农场有三辆汽车、五台大小拖拉机、两辆马车、三辆牛车,还有耕翻机、镇压器、起垅机、开沟机和大小电力脱谷机等农机具。

  “佐藤农场”从当地卖地户中雇用了50名长工,负责日常赶车、管库、放水、喂马等工作,长工们在场里吃住,吃的是玉米馇子、高粱米、咸豆子,还常常吃不饱。每到农忙时节,农场还从邻近堡子雇用大量短工,最多时每天雇用二、三百人,不论冷暖雨雪,都要在天亮前下地,天黑才收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
  “佐藤农场”主要栽种水稻。他们雇用了一些擅长种植水稻的朝鲜族人,使用育苗插秧法,加强了拔草、施肥等一系列环节的管理,水稻长势较好,每亩产量达七、八百斤。大米经过精选后,运往安东、大连等地,有时运往日本,主要供日本人享用。筛选下来的碎米,逢年过节发给长工或用做对短工的“奖励”。

  佐藤等人依仗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对当地百姓万般盘剥,百般涂炭,从我国掠走了大量的财富。被强行夺走土地的农民,大多数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他们在买地时,李家堡子的农民李贵新因为议论地价太不合理,就被佐藤扭送到凤城监狱坐牢,后来由村长做保,并送上50元钱才放出来。雇工戴某因为拔草不干净,被玉井从后背砍了一镰刀,鲜血直流,几乎丧命。雇工胡中仁在脱谷时被机器绞掉一只手,日本人不闻不问,既不发给工资,也不给治疗。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佐藤信元从1935年到草河开办农场,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才离开,这片土地被他整整霸占了10年。
  (原载《丹东广播电视报》2014年第二十二期;作者:宋敏)
阅读(319)| 评论(0) |删除 |推送 |置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