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丧失,我们会愤怒,会自责,但独独忘了悲伤

 静易净明 2018-12-18

女人皱紧着眉头,一脸愁苦的说:我离婚了,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就活成这样了。我对他那么好,十几年如一日的。一起创业,一起吃苦。苦难都过来了,他却要离婚。


组员a说:离开他你也可以一个人活的很好啊,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


组员b说:我也离婚了,当时也和你一样,一直走不出来,过了一年我才振作起来,那会儿我天天以泪洗面。


组员c说:你老公可能就是一坨狗屎,你还舍不得放啊!离就离了嘛!


女人听完组员c说,觉得很痛快,说你们再多跟我说一点,说多狠都可以,越狠的话我越喜欢的。你们骂骂我都行!


大家就对她一通教育,安慰。


我等大家都说完,我跟她说了一句:离婚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你可以悲伤的。


了一会,还跟大家又自我反省了几句。之后,似乎后知后觉的突然看着我说:“你刚才说的那句话,看起来轻描淡写的,也没什么特别的,为什么一直在我心里回荡呢。”


说到这,她就哽咽了。


我说,你可以哭,你很难过。


她就开始哭起来,像个委屈的孩子。



为什么受不了他人的悲伤


我们听到他人的痛苦经历时,常常会自发地去安慰,开导。


做各种思想工作,试图用一些话语,把当事人从痛苦不安的情绪中一下子拉出来。


我们似乎很难接受当事人总是自怨自艾的状态,总是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让她转变过来。


为什么我们无法耐受他人的悲痛?


因为当他人的悲痛传递出来后,你内在的那些悲痛的感受就被激活了。


你需要用各种方式,把当事人扭转过来,脱离悲痛之境。


如此一来,你也就安抚了你自己内在被激活的悲痛的部分。


我们的本能就是趋乐避苦的,当悲痛难受的情绪一出现,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的逃离。


那天我和朋友聊天,听他说起自己对生命的迷茫无助,我略有些失去耐心,我说你这么好的根器应该好好学佛啊,佛法能让你对生命重新定义,是能把你固定下来的东西。


他却迟疑良久说到:“如果其他人说也许还不难接受,倒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竟显得几分不真诚。好像你是不愿意承接我的无助一样。”


我惊讶了一下,过后也好几次回忆体悟这件事。觉得自己的确在“为他好的”的外衣下,藏着自己的不耐烦,无法耐受陪伴他一起呆在迷茫无助里。


有人曾说过,一个治疗师的功力,是允许,允许病人无能的能力。而治疗结果是病人自己的内在决定的,所以我们无能为力。


但是无能为力,不是消极放弃,而是慈悲的等待。


我们看见病人身处黑暗,我们并不能有神奇的力量把他拉向光明。


而是懂得,我们也在黑暗中,等待黑暗中的另一个舞者的到来。


当我们自己面对不了自己的无助,自然也就无法面对他人的。


无助的状态则是我们失控,渺小的呈现。


这样的自己,何时被允许过呢?



不被允许的悲伤


我们的老话说,女人是水。女人都是温柔的,男人是刚强的。


但我发现,现在的女汉子真的是越来越多,不光是在外在汉子化,内在更是。


也许是时代对女性的要求也原来越高了,女人都不愿意示弱了。


该悲伤的时候不允许自己悲伤,该脆弱的时候不允许自己脆弱,该无能的时候不允许自己无能。


对于离异的女人来说,这种突然地失去爱人的感觉,和爱人突然死去有相似之痛。


失去爱人,不仅是因为心理能量减少的情况下,大脑功能运行不良,而且还因为我们陷入对于失去之人的持续渴望中。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完成必要的哀伤宣泄,并将投注于爱人的心理能量悉数收回。


当我们确信自己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人或事物却又无能为力时,悲伤的情绪就随之出现了。


当然同时我们也会有愤怒。但最纯粹形式的悲伤,本质上是无奈的放弃。


而有时候,我们可能真的很难面对这种无奈。


因为这不被允许。


就像前文提到的离婚的女人,她周围的朋友也耐受不了她的悲痛,要拉她出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不允许自己的软弱无力。


当我说到离婚本来就是悲伤的事时,她就像是被允许了一样,终于可以委屈的哭出来了。


我们不仅不允许自己悲伤,还会惩罚自己。


即便在自己委屈受伤的情况下,也需要人站出来能骂一下自己,好让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错。这就是超我的部分,对被惩罚的需要。


在《心灵的面具》一书里,提到这样一个防御机制,叫做“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就是你把注意力聚焦在一种情感反应上面,以回避对另一种情感的体验。


也就是注意力聚焦在自我惩罚和反省里,回避面对自己悲伤无力的情感体验。



悲伤的另一面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难以耐受的无力感,痛苦,谁都想逃,这是人的基本防御。


所以并没有对错好坏,或应该不应该。


我只想让你去给你自己,一个允许。


允许让自己在悲伤无力里呆一会。该哭就哭出来,想哭就大声的哭。


就好比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他会本能向上跳,试图将自己带离水面。但他即便跳得再高,也还是会掉回水里。并且每一次的跳跃,都是很消耗精力的。而如果他能安心的呆在水里,呆在这种无力的无助里,也许慢慢就学会了游泳。


向上的跳跃,就像是去学习各种逃离痛苦和各种无力的技能,这也是一种幻觉,他还是会在某些时候掉回无力和痛苦里。


而当你愿意接受自己呆在无力里,你可能会发现你学会面对黑暗。并且还会发现,那个你极度畏惧的黑暗其实也并非那么让人无计可施。


当你舍得让自己悲伤一会儿,你也就有了一个谛听自己哭声的机会。


一旦你返照内心,谛听自己的哭声,便生起了奇妙的洞识。


情感如果得到适当的表达和理解是有助于成长的。


这种功能的最好例证就是哀伤的作用。在正常的哀伤过程中,天性会赋予我们一种能力,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趋向情感的平和。


告别以前的生活,意识到自己在每一次丧失中的局限性,以及不可能拥有一切的事实,都有利于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