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300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 [病文入院] 我在整理头发的时候,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老鼠。正疑惑着,一只叫小倩的老鼠过来了,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还说要带我去“欢乐美食城”。我好高兴,因为有吃的呗! 到了那儿,我傻眼了,这哪是什么美食城啊,一个垃圾桶而已。爬进垃圾桶,小倩狼吞虎咽地吃着,而我,却恶心得直想吐。 只一会儿,来人了,我们立马跳出,往老鼠洞方向逃去。 [名师诊断] 病文以童话的笔调,写“我”变成一只老鼠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思路比较独特,想像也很不错。可惜的是,有关“我”变成老鼠后的想像还不够到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特开如右处方——加点“添加剂”。 [处方配药] “添加剂”是指为改善物质品性而加入的某些中介。在这里,老师将它比喻成作文时所运用的想像。一般说来,想像必须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为推动故事的情节服务。针对这篇作文,我们该如何想像呢?我们不妨按照行文的思路进行点拨:1、“我”变成老鼠后,有些什么感觉?2、那个叫做小倩的老鼠跟“我”说了些什么?3、“欢乐美食城”什么样儿?(适当描写一番,更能让人“身临其境”。)4、小倩进去之后,是怎样大饱口福的?5、呆在垃圾桶里,怎么知道来人了?6、逃走的途中,有没有危险,那些先前的“同类”会不会对“我”另眼相看……我们只有将这些“添加剂”放足了,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才能吸引读者们的眼球。 [愈后佳作] 欢乐美食城 安徽南陵一小育才文学社四年级 今天,我和平常一样,一起床就来到镜子旁,整理着散乱的头发。 我把手放在头上,却没有了往日的柔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毛绒绒的感觉。仔细往镜子里一看,我差点儿被镜子里的“怪物”惊呆了。只见镜子里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圆体,分明是一只老鼠嘛。天啊!我不会变成老鼠了吧。 我正疑惑不解,一只老鼠“同伴”过来了,它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哈!伙伴,你是新来的吧!”我吞吞吐吐地说:“是……是啊。”那只老鼠又开了口:“我叫小倩,你呢?”我的脑子里迅速闪出一个挺靓的名字,我说:“我,叫雪儿,呵呵——”“好啊,好美的名字!”小倩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带你去‘欢乐美食城’吧。”一听是个有好吃的地方,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好啊好啊!”我爽快地应着,似乎把我是怎么变成老鼠的事给忘了。 我跟着小倩,来到了那个所谓的“欢乐美食城”。仔细一看,我惊呆了。原来老鼠口中的“美食城”,竟是街边的一个垃圾桶!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小倩就拉着我的手,要去垃圾桶找吃的。看着高高耸立的垃圾桶,我的心里一紧。这么高,咋上去呢?小倩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雪儿,我们爬进去吧!”我极不情愿地点点头。 可惜的是,老鼠洞离这儿太远,一路上我们遭受着人类的打骂。我提心吊胆,生怕被人类捉住,打死。呜呜呜——这到底是怎么了呀! [巩固疗效] 一天,彩铃儿赖在床上,直到7点40才起床。她顾不上吃饭,匆匆往学校赶。 一路上,彩铃儿撞倒邻居叔叔,撞翻早点摊子。经过动物园,逃出笼子的大熊猫竟把彩铃儿的书包抢去扔了。等她收捡书包时,文具盒却掉进臭水沟里。 到了学校,彩铃儿被校长训了;到了班上,被老师批了;因为没笔考试,结果却得了个“0”分。 彩铃儿一连串的遭遇,令人忍俊不禁。可仅仅这样,无法让人一饱眼福。要知道,想像这一“添加剂”,并非童话的专利,记叙文也不可或缺。为此,我们不妨加点“添加剂”:比方,邻居叔叔的反应,早点摊主的责罚,熊猫出逃的原因。还有,校长是怎么训的,老师有没有说道,为什么只考“0”分……加点这类“添加剂”,文章会秀气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