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虎骨雕仕女简册赏析

 来来永胜 2018-12-18

仕女画历史悠久,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来专指中国古代宫廷画中以贵族女性为题材的画作,是我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画家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中国仕女形象,通过姿态各异、优美动人的仕女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特定的艺术旨趣和审美观念。


仕女画的发展在隋唐时期日臻成熟,特别是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尤其热衷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通过对纳凉、理妆、簪花、游骑等女子的描写,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


唐代仕女的丰腴华丽,宋代仕女的端庄秀丽,明清仕女的纤弱娟秀……历代仕女图描绘了宫廷妇女闲适的生活情态。虽然她们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然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这件“骨雕仕女简册”长44.5cm,宽13.8cm。由虎骨雕刻而成,做工精美,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此作品在当代,可作为把脉垫手或卷为颈枕或是文人玩赏之用。其刀工十分细密,可谓丝丝入扣,整体构图出众,人物比例适宜,人物整体偏瘦削,脸部偏尖,符合清代中期的雕刻工艺。但是从骨头的玉化程度和包浆程度或可能年代更加久远。此骨头的色泽温润,通体呈淡淡的肉黄色,十分细腻,表面鬃眼也十分明显,密如蜂窝,俗称丝瓜囊纹,油性大,包浆自然,骨头已基本玉化,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册一,在50倍放大镜下,连当中美女所写文字都清晰可见,可谓刀工精密,确实是稀世珍宝。虎骨雕刻的艺术品古时候就有,大多为配饰,如此件规格统一,系列完整的虎雕作品实属罕见,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