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安:自加压力 创新破难 打造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临安模式

 昵称QAb6ICvc 2018-12-18

临安地处浙西北山区,人口54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0万。临安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饮用水工作,扎实推进饮用水项目建设。但由于临安区域面积大,地形条件复杂,农村饮用水仍然面临工程覆盖面不广、建设标准不高、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今年以来,我们自加压力,创新举措,大力破解资金筹措难、工程建设难、运行维护难,探索打造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临安模式。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坚持一张蓝图。坚持规划引领,在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统揽全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至2020年,将完成投资20亿元,改善人口28.4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建成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的供水新格局,让全区人民群众都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2.3亿元,改善人口3.8万人以上;2019年计划投资8.1亿元,改善人口11万人以上;2020年计划投资9.6亿元,改善人口13.6万人以上。

二、用好两大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发挥自来水公司、水利水电开发公司两大区属国有公司的优势和作用,强化工作统筹,突破工作瓶颈。一是资金统筹。建设资金除区财政部分保障外,由两家公司按分工进行筹措。相关投资作为公司经营性融资,按照谁投资谁收费的原则,确保偿债来源。二是工程统建。两家公司统一负责自来水管网和联村供水工程建设,属地镇街做好保障性工作,强化工作合力,保证工程质量。三是运维统管。城镇自来水主管网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护,管网入户、联村供水及单村单点供水工程由水利水电开发公司负责管护,区财政每年预算养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

三、推行三种模式。坚持能扩则扩、能联则联,采取以管网延伸、联村供水工程为主,以单村单点工程为补充的建设模式。一是管网延伸模式。坚持城乡同质标准,最大限度延伸城镇自来水管网,扩大自来水厂供水覆盖面,规划扩网工程22处,新增受益人口13万人。二是联村供水模式。以优质水库(山塘)为水源,合理确定供水范围,打破镇村界限,实行规模化联村供水工程13处,新增受益人口9.3万人。三是单村供水模式。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在地处偏远、人居分散、水源条件有限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因地制宜规划新建和改建单村供水工程67处,新增受益人口6.2万人。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并完成农村饮用水工程23处。

四、实现四个提升。坚持建一处成一处,切实提高工作标准,确保工程质效。一是提升工程标准。建立标准化建设机制,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杜绝出现半拉子工程、晒太阳工程。二是提升建设时效。3个月完成饮用水现状调查,1个月完成工程布点,开展部门联审,试点项目打包、容缺审批,项目前期提速70%,推动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为十三五末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奠定基础。三是提升长效管理。出台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等6项制度,成立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维护,提高规范化、专业化运维水平,确保工程长期发挥实效。四是提升节水意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出台水费收取管理办法,建立水费收缴制度,增强群众节水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尤其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和袁省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坚持城乡同质标准、落实县级统管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各项工作任务,让临安人民喝上优质水、放心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