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湿,湿热怎么区分?药店里祛湿中成药怎么选?听听中医专家分析

 经方人生 2018-12-18

祛湿相关的中成药在药店是琳琅满目,其涉及疾病种类多、范围广,日常销量也非常可观。祛湿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苦燥湿、芳香化湿、温化水湿和利水渗湿,按照这四种方法我们可以对相关的中成药进行一下梳理。

1、苦燥湿

苦燥之法分为治疗寒湿和湿热两种。

寒湿

寒湿侵入人体会出现关节疼痛、腰痛怕冷等症状;寒湿困脾会出现畏寒怕冷、腹痛泄泻等症;寒湿滞留体内还会出现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症状。

湿热

湿热蕴结脾胃,则会出现脘腹胀满、呕吐;湿热还会引起黄疸、耳肿、关节红肿;湿热过重还会出现湿疹、湿疮等。

常用的苦燥湿法的中成药如下:

●当归苦参丸

成分:当归,苦参,辅料为蜂蜜,玉米朊。

主治功能: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粉刺,酒糟鼻赤。

禁忌:禁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二陈丸

成分: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辅料为生姜。

主治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禁忌: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芳香化湿法的代表中成药如下:

●藿香正气水

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主治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禁忌: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饮食宜清淡。

●香砂养胃丸

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

主治功能: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禁忌: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饮食宜清淡。

●百香御湿贴

成分:龙涎香,茯苓,白术、藿香、花椒、丁香、干姜、薏苡仁、赤小豆、蜂蜡。

主治功能:通经化络、祛湿散寒,化湿醒脾,适用于肥胖、水肿、失眠多梦,宫寒、手脚冰凉、精神疲乏等。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区别用药

对于内服药来说,在用药时或多或少都有限制,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去选择合适的药方,不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百 香 御 湿 贴,作为百年传承的名方,适用于所有湿症人群,外用能够直接作用相应穴位,祛湿调理脾胃的功效更强。

3、温化水湿法的代表中成药

●五苓胶囊

成分:泽泻,茯苓、猪苓、肉桂、白术(炒)

主治功能: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由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禁忌:忌食油腻、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4、利水渗湿法的代表中成药

●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主治功能: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禁忌: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