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 | 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阴阳辨证

 紫苏333 2018-12-18

六经辨证是阴阳学说指导下的产物。


张仲景用了最平实的语言告诉后学者:病分阴阳,判定是阴、是阳,应以阳气的盛与衰,阳气有无能力抗邪为依据。


《伤寒论》第7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历代注家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阴、阳是指阴证、阳证,有学者认为阴、阳是指阴经、阳经,有学者认为阴、阳是指少阴、太阳,也有学者认为阴、阳是指营阴、卫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这里的阴、阳二字就是《内经》里朴素的阴阳概念,就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句话中的阴阳,也就是我们学中医入门时接触到的阴与阳。发热是阳气有力抗邪的结果,恶寒是阴寒伤阳或阳气虚馁无力抗邪的表现。理顺了这几个概念,我们就明白张仲景用了最平实的语言告诉后学者:病分阴阳,判定是阴、是阳,应以阳气的盛与衰,阳气有无能力抗邪为依据。


对阳气的盛衰,我们可以用发热与恶寒的有无来判定,但又不可单拘于恶寒与发热的表象。我们应该透过表象去看实质,因为处方用药所凭借的是病变的实质而不是表象。张仲景恐后学者拘于这种表象,又在第11条告诉我们,表象反映实质是有真假之分的,临床千万应该慎重。“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一条也是通过寒热来辨阴阳,只是真寒表现为假热,假热表现为真寒。如何定真假,关键注意“欲”与“不欲”,病人的主观感觉要比体温表之类的客观检测更为准确!常见部分中医胸挂听诊器,体格检查特棒,化验单、影像片读得头头是道,就是开出来的中药方不能解决问题。病人不理解,医生想不通,原因有好多,但不懂、不注重病人的“欲”与“不欲”肯定是原因之一。


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阴阳辨证。分则为六,三阴三阳,合则为二,一阴一阳。


我们必须明确阴阳辨证与五行辨证是两种不同的辨证体系,尽管有联系,但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要的指导思想就不同。明白这一点,对学习和更好地使用六经辨证是有意义的。历史上,张仲景使用阴阳学说成就了“伤寒学说”,李东垣使用五行学说构建了“内伤学说”。


现在很多学者致力于各种学说、各种体系的统一。统一可能是好事,但和稀泥、做“和子饭”,对学术、对临床,绝无好处!退一步说,统一的前提应该是分清!阴阳学说在中医学学术体系中显得太普通,也太特殊、太重要了。每一个学中医的,甚至不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是说阴阳的。但当你在中医的路上不管走了多远,反回头来又发现自己对阴阳仍然不能完全把握、准确说出,真有点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



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中说:“中医理论最核心的东西是阴阳。”我倒不认为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核心的东西,但阴阳学说给予后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里显得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只有站在阴阳的高度才能得窥中医的奥秘。因此,对阴阳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也就成了中医后学者所学深度的标志。


历代许多临床大家都很重视阴阳。明代大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看看,懂了阴阳,就懂了中医;精通阴阳,就精通了中医。我们的智慧真的无法和古圣人相比。古圣人认为道归一,象万千,也就是说表现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的,但规律是同一的、永恒的。我们很难穷尽把握万千之象,但我们可以把握恒一之道,于是有“中医之道”之说,于是学中医、用中医需要“悟”!而西医正好相反,力图穷尽于各种“象”。于是我们也就会发现,中医越学越简,道归一,归于阴阳;西医越学越繁,象万千,大脑变成了储存式的电脑!


清末有一临床大家叫郑钦安,精研《伤寒论》,在临床中悟出阴阳二字。他在《医理真传》中说:“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万病一阴阳耳”,“予治一切病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