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品牌发展纯电动,合资品牌搞混合动力,它们都有不得已的理由

 科技调查猿 2018-12-18

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为什么自主品牌都在搞纯电,合资品牌却在搞混合动力?”


仔细一想,确实有这样的趋势,合资车的混动车型不少,而国产车则发展出了很多纯电动汽车。特别是前段时间的广州车展上,一大批国产纯电动SUV上市发布。其中不乏《大国品牌》栏目报道过的汽车品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其实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是为什么车企都在往新能源方向发展?

首先,这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要求。2019年将是汽车领域有着极大变化的一年。双积分的落地考察,国六排放标准的到来,以及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资质的更新,都在影响着中国车企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合资品牌汽车要获得市场准入,也必须满足要求,所以中国车市中的所有车企都在发展新能源。

其次,从整个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具备基本的条件,遍及全国的充电桩和充电站为电动车的普及提供了很好的土壤。而且新能源保护环境,节省燃油资源。

最后从技术上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和燃油车叫板的能力。在续航和快充以及电池管理技术上,都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另一方面是为何合资与国产在新能源发展方向上选择的道路不同?

其实合资品牌是不愿意发展新能源车的,他们在燃油汽车上发展了上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和新兴车企形成技术壁垒。而发展新能源无异于将它们拉回到和自主品牌同一起跑线上,产品力的优势就不明显了。但是合资车为了在中国市场待下去,必须适应中国的政策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很少合资车做的原因是,它要求车企从零开始,发展新能源技术,而混合动力型的PHEV则不然。PHEV车型可以和燃油车共用平台,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这就省去了平台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测试成本。所以合资车既然要向新能源方向转变,自然还是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就好了。

而国产车本身在燃油车上就没有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壁垒,所以从新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就十分自然了。如江西上饶一家龙头车企的纯电动汽车拥有400KM的续航能力,而且还有30分钟将电量从20%充至80%的能力,以及出色的BMS电池管理技术。

目前PHEV绿牌的资格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因为很多车主将PHEV当做燃油车在开而不是混动汽车。未来政策也许还会进一步紧缩。总的来看,国产汽车的纯电动之路还有走一段时间,但是发展方向和未来预期上,一切都是利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