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国刚见证深圳证券市场诞生

 文野 2018-12-18

禹国刚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轲真

  头上顶着深圳证券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和法人代表的帽子,深交所创始人之一的禹国刚在中国证券市场大名鼎鼎。即便他已退休多年,还是公务繁忙,除圈内的亲朋好友外,接得最多的电话还是来自各路媒体。淡出深交所十几年,禹国刚依然是见证深市诞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1983年,时年39岁的禹国刚东渡扶桑,成为国内最早的两名证券留学生之一。归国不久,凭借自己在证券领域的所学,被调入银行系统,后被指派与深交所另一创业元老王健一起,共同具体筹划设立股票市场。

  适值小平第一次南方视察后不久,“杀出一条血路”的尚方宝剑激励特区人前行。借助毗邻香港的有利位置,深圳在全国最先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只股票。从1982年深圳宝安率先发行1300万股票,到1988年4月1日深发展在深圳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交易,“股份制”和“股票”的概念在深圳越叫越响。直到1986年10月,深圳市颁布国企股份化试点规定,包括万科在内的8家公司登陆柜台交易市场,搭建起深圳股市的雏形。198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深圳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分管金融的副市长张鸿义担任组长,5年前被派往日本专门学习证券的禹国刚,被直接从银行系统调出来,专门参与筹建中的技术工作。

  以香港市场为蓝本,禹国刚等人首先借鉴港交所的条例规章,翻译引进了海外证券市场的成熟经验做法,并以蓝皮书的方式,搭建了深交所股票上市、交易、登记等一系列法律框架,在内陆股市率先尝试探索制度创新。正因在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禹国刚在业内被誉为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奠基人。

  1989年11月,禹国刚与王健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冲破重重阻力开始试营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第一家运作的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讨论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深交所成立前半年,柜台交易阶段的深圳证券市场牛气冲天。1989年深发展的派息分红,引爆了股市第一波牛市狂潮。到1990年6月,深发展半年时间上涨900%,深圳市场的万科、金田、安达和原野两个月内涨幅从2倍到5倍不等。柜台交易时期的深圳股价似乎进入癫狂。在中央和深圳连续出手为股市降温的打击下,当年12月起,深圳证券市场全面下挫。9个月内深市市值蒸发15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禹国刚坚决反对政府重手打压股市,担心这一新兴市场过早夭折,因此极力建言深圳市政府入市干预。在市政府支持下,禹国刚获得紧急拨付的2亿元股市“调节基金”救市。在随后近1个月时间内,救市资金成功稳定市场,恢复了投资者的信心,成为内陆证券市场政府救市的首宗案例。禹国刚和后来病休的王健因此被称为深市“双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