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省而月修

 quanshan 2018-12-18
    山东师范大学保守主义投资哲学通识班价值投资讨论小组第六期讨论的内容是“面向失败,成就未来”。其主题是对个人曾经投资的失败经历,进行深刻的内省。在投资领域,内省十分重要,它能够使每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观念,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对投资的看法。

    实际上,刚进入股市的人几乎都是从投机或赌博开始的。差别在于,有的人几年后可能就不再投机了,有的人则终其一生都在投机。当他们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法后,路径依赖基本上也就形成了:投资者可能依然在投资,似乎总能抗拒投机;投机者可能依然在投机,很少能够蜕变成投资。
路径依赖无所谓对错,但有好坏之分。不管是好或坏的路径依赖,在以后发展中都可以得到自我强化。好的路径会对投资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投资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停滞。

    沿着一条成功的路径走下去,确实可能不断获得胜利。乔尔·格林布拉特使用上市公司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构成“神奇公式”,以此构建价值加权指数,这个指数的绩效表现大大超越了所有现有的股票类指数的表现。乔治·索罗斯信奉“金融市场天生不稳定”,不断通过做空那些他认为不稳定的金融市场而获利。

    所以,你可以选择投资,也可以选择投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它都将决定你的现在及未来。一旦选择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相当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宿命”,从此就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认为,路径依赖很多时候是不成功的,索罗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完全不受过去的行为束缚,摆脱了路径依赖,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张白纸。

    过度依赖路径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就是一个典型。LTCM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跨市场套利,在1998年以前相当成功,不但每年的收益均在30%以上,而且资本规模迅速扩展至47亿美元。但是1998年8月俄罗斯违约后,短短几个月内便损失了46亿美元,最终被国际大行组团接管,全军覆没。

    许多年前,那时我刚学着做股票的时候,因为没有电脑,经常要坐车到十公里外的地方看行情。当时一起去的有五个人,号称“五朵金花”。而今十几年过去了,其他四个基本上都没有在这个市场了,只有我一个硕果仅存。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他们从来没有觉察那条路径并不适合他们,但他们却一直依赖。

    当然,投资失败也是很正常的,失败并不可怕,更不是耻辱。鼓励失败要比鼓励成功更有意义。有人说,如果人生必须失败,那就让失败来得早一点,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失败变成成功的资本。事实上,我们只要能够在一个大的范围做得正确就可以了,但是尽量不要犯精确的错误。

    投资发生损失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假如你以为你的财富遭受损失是灾难性的,那么很可能就是错的。更可能的情况是,你将适应任何事情,正如你面对过去的不幸时所做的那样,你可能会感到痛苦,但不会像你所预期的那样糟糕。实际上,它将刺激我们采取重要的行为,防止不必要的冒险。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博览群书。博览群书非常重要,它表明一个人在思想上是真正具有好奇心的。它说明一个人具有开放的思维并且渴望探寻其他人的思想。它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识是不满意的。最后,它可能就是避免成为路径依赖的防护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