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摄影,后期必须要学吗?

 聋叟 2018-12-18

对后期处理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很多人觉得进行后期是一个不适当的做法,觉得这是在“造假”,觉得相机直出的照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照片。

然而提出“决定性瞬间”的抓拍大师布列松,最后也发现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最后也都是经过后期裁剪而来的。同样可以肯定,风光大师亚当斯如果活到今天,必然也是一位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大师。

当然,您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造假,但后期处理不等于是造假。至于数码合成等创意性照片,那是数字影像处理的另一个领域,那种方法已经超出了摄影的范围,摄影仅仅是素材而已,那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创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所以从个人角度出发,无论在胶片时代或现代数码摄影时期,如果你完全不懂暗房冲印或数字后期处理技术,就没法称自己是一位标准摄影师或者摄影发烧友,我相信各位也都明白这一个基本的道理。甚至有些极端主义者说“不后期那叫拍照,后期的才叫摄影”。

为什么要学后期

玩摄影的也都知道,相机主要是通过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记录光线的强度变化,但把这些记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变成一张可见的照片,实际上我们所说的JPEG格式的直出文件,即是一个在相机内完成自动解码的过程。

同理,使用RAW文件,就是记载那些原始数据,通过LR或者PS等专业后期软件进行解码,渲染,使得更接近于拍摄者的直观感受。

尽管有了很优秀的软件,但处理的结果如何?是否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与我们掌握软件的水平和操作数字后期处理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同样一幅原始的数字影像,不同后期技术水平的人来处理,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好比一件乐器,不同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的人来使用,其效果也会存在巨大的差距。

事实上,欧美国家的数码摄影作品、包括最严谨最保守著称的《国家地理》的照片,没有一幅不是经过了后期精心处理的。

文件格式对后期的影响

前面提到,相机内部可以将照片格式分为RAW和JPEG格式。

JPEG格式:即数码相机内部的色彩功能上都设置有标准、中度、鲜艳,还有棕色、怀旧、胶片等等效果,在锐度功能上设置加锐、白平衡漂移,在图片效果上甚至还有边框装饰等,这些效果的处理也可以在后期软件中完成,它们实际上就是一种后期处理过程,当然这是相机制造厂商设置在数码相机中的一种傻瓜式后期处理。

RAW格式:即数码相机所拍摄的是一堆原始的、未经相机任何处理的数字信息数据,也就是所谓的数码底片。

所以经常很多新手会问:“为什么RAW格式拍摄的照片还不如JPEG漂亮?”原因就在于后者实际上经过了相机生产商家在机内预置软件的优化处理。

事实上,无论你采用那一种文件格式拍摄,它们都并不能完美无缺地忠实展现大自然的光线、色彩和影像,目前的自动白平衡只对正常色温有效,在高色温和低色温下几乎总有偏差甚至失效,总之,数码照相机在多数时候拍摄的仍然是有缺陷的影像。但相对而言RAW格式的后期可操作性比JPEG格式高出许多。

PS:相机内的色彩空间尽量选择AdobeRGB模式,别去选择SRGB。首先,因为目前所有主流的摄影后期软件都是Adobe公司出品,其次,AdobeRGB的色域比SRGB更广,色彩更加丰富。具体色域以后再详细介绍,非三言两语说得明白。

别把后期当成“万能钥匙”

很多照片拍摄好之后,经过后期处理同样觉得不够理想。实际上在拍摄时的天气、空气、光线,构图、对焦以及所使用的参数等等都会影响到拍摄效果。

当然,有的照片可以同样可以通过后期进行巧妙处理,但记得这句俗话“拍摄一时爽,后期火葬场”。一些前期犯的一些技术错误,虽然可以在后期能做一定的技术补偿,但同样记住一句话“能前期完成的坚决不放在后期做”,因为前期能做到的肯定比后期处理来的要好许多。

在此,要把在拍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丝不苟的做完,做好,请不要把后期当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偷懒的方法。别把后期当做一把“万能钥匙”!

数码摄影前期的必要性

不同的镜头对拍摄及照片的成像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机身同样也对后期的可操作性及成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熟知自己所使用的器材,对于一张摄影作品而言拍摄的前期准备,设备的熟知度,技法的熟练度,拍摄时间的把握,构图的严谨性等是成为一张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

只有懂得和熟练掌握摄影前期技术和技巧,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后期处理,进而才能掌控摄影完整过程,享受到摄影所带来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摄影及后期的最后一些话

和绘画、写文章一样,摄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在抬起相机,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为什么你选择这个画面,而忽略了其他的画面?同样,如果两个摄影水平相当的人拍摄同一个人物,可能因为被拍摄者是一个摄影师的上司,而被拍摄者同时又是另一个摄影师的朋友,拍出来也会是两种不同的效果,同样这些也都是主观的,并且真实的。

拍摄的作品是为了让传达给被观看者的感受,是一种对作品的塑造,而不是告知给观看者一种狭义的感知。

通过作品可以让观看者对照片进行一种潜意识的评价,通过理解,结合联想最后对作品进行态度和感觉上的变化,而非进行思想上的绑架。

用不用后期,用多少的后期都是拍摄者对主体和风格的一种表达的效果,主要是对照片本身进行服务的。

最后还是表达一下观点:“不后期没有错,学后期不会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