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馆策划师随笔:看着就像中标方案的“封面”

 陈词不滥 2018-12-18

封面是设计方案的脸面,业主、专家对方案的第一印象。

 

策划师主要接触到的封面有两类,一类是汇报方案封面,一类是投标文件封面。投标文件封面如果由经验丰富的平面设计师把控,策划师一般不用过多操心,配合提供文字就成。而汇报方案如果时间紧、汇报频率高,或者有些公司此阶段不投入平面设计师,策划师就需自己操刀。

 


投标方案封面



正常的展馆建设招投标,业主、评标专家理论上都是没见过参与竞标的各家方案,评标室里才第一次亲密接触各家方案。标书空间上的体量,会率先震撼专家的视听,试想你家技术标、商务标几正几副加起来足有一尺高,要公司两位壮哥呼哧呼哧抱过来;而竞争对手投标文件是用小车推进来,码放要半天,堆起来足有一米,码放完,投标室呼吸空间都被挤压变少了。所以,以工作量博得评标第一印象分,是不少公司的竞标策略之一。

 


那么假设各家投标文件体量相当,招标文件对封面要求没有细节到各公司无法创意设计。此时,封面设计的重要性马上就凸显出来。你想,评标的领导、专家哪位不是各地、各行业的精英人物,见多识广,阅标无数,是不是专业公司出品的方案,瞄一眼标书封面,多少能掂量出七八分。所以试问:你家方案“长”的像不像中标方案?能不能以“专业”设计博得评标第一印象分?

 


所有,投标方案的封面必须要平面设计师来操刀,而且需是公司最牛的平面设计师来把关(or操刀)。作为只会“搞”文字的策划师,在封面设计这种“艺术”问题上,可以试试从展示主题和内容两个角度和平面设计师探讨探讨。

 


1、主题风格是否鲜明,比如党建军事主题项目,铁血意志、革命风雷、沧桑、恢弘、红色、磅礴感有没出来;科技产业主题项目,明快、现代、简约的科技范出来没有。

 

2、特色元素是否恰当,同是党建军事、科技产业、历史文化主题展馆,但每个馆都有自身特色,如果封面设计选用了本项目展示内容中的特色形象元素,那么这一元素是否恰当,是否呼应或彰显主题。领导也喜欢讲个性,封面鲜明刻画了该馆的个性,必加分。

 


至于设计,能否过自己的审美关,问问自己,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审美,假如我是评委,换位思考,我欣赏这封面吗?

 

汇报方案封面


 

有平面设计师配合做汇报方案封面的策划师,是幸福的策划师。

 

投标方案封面文字乃至格式,标书中一般会有要求,汇报方案则不然。一般展馆项目名称必不可少,再后缀汇报内容或用意,如“某某省市××××项目”概念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专家对接会/展品征集会,等等。这里的文字要大,最好不要用很文艺范的小字。汇报方案一般以会议形式在会议室举行,方案呈现在投影或大电视机里,字小了远处的领导未必看得见。更重要的是,公司汇报一般提前调试准备,打开了方案等着领导,封面一直显示状态,不熟悉的领导进来会场,通过封面就可以知道会议的议题方向,免得汇报一半某些领导“跑题”。节外生枝,打乱汇报节奏得不偿失。

 

文字还可以加上自己公司名称、LOGO、时间等。

 


画面设计就看“搞”文字的策划师,画图P图的水平了,画面内容的选择以主题相关的美图为主,有项目的建筑效果图、建筑实景照片十分稳妥。不放图,不P图,套用一些网上精美的模板也未尝不可。有专业的封面设计固然积累印象分,但毕竟,汇报的目的不在封面。

 


封面最基本的需求即突出主题、形象简约、美观大方,封面是方案的脸,也是设计师、策划师水平、态度、技术、审美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