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轻风无意 2018-12-19

秦始皇统一后,在北方修筑万里长城,实际上是连接长城,把诸国之前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只不过齐国的长城远在中原腹地,防御匈奴的作用不大,逐渐荒废了。

齐长城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170多年,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欧洲人引以为豪的雅典壁垒,其实只有79公里,修筑时间是在公元459年,比之齐长城,距离短,时间晚。何况古希腊史的真实性,一直被很多学者所怀疑。齐长城是有史可考的中国最早的长城,比秦长城早上四百多年。有人认为齐长城是中国古代长城之父,不是没有道理的。齐长城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但就其遗址保存度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留下很多遗迹。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齐长城有几个名字:长里齐长城、长城岭、大横岭,横亘于齐鲁大地,是春秋时齐国和鲁国的天然分界线。《管子》所谓“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遗址,西起黄河,东至黄海,起于济南市平阴县,古济水以东,向东绵延千里,在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全长619公里。因为在齐鲁山脉就地修建,仅翻越的山头就多达1518座。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齐长城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从历史的角度看,周平王在公元前771年东迁后,王室衰落,诸侯强大,齐国也渐渐崛起,最终成为一代霸主。但当时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还有晋、楚等国,齐国不是永远的老大。再说诸侯国之间成天杀来杀去,天知道哪天会杀到临淄城下。所以,修筑防线成了必须上马的工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从地理来看,齐国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脉以北,背山面海,西、北两面有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只有南面是出入泰山的陆地大道,直通鲁楚等国,且地势开阔,易守难攻,正是齐国需要防范的咽喉之地。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春秋至战国初,各国军队主要是依赖战车作战,所以军事防御的点是修筑关隘,比如著名的昭关。战国时期,步兵的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逼迫齐国除了要修关隘之外,还要在崇山峻岭修筑长城,以应对步兵的进攻。从一代霸主齐桓公开始,齐国就不停修筑长城,随后,齐灵公以及易代之后的田氏齐威王又不断将长城向东增修,至齐宣王时已修至东海。史载“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说的正是这件事。

《战国策-齐策》说:“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而在春秋时期,齐国北方没有强大的敌人,南方的楚国是齐国心腹大患,再近的是鲁国。鲁国虽然弱于齐国,但真要搞偷袭,没准能蒙一把。所以,南线是齐国的重点防御。而从地理条件来看,泰沂山脉是齐国南线的天然屏障,再加上修筑了长城,防线更格外坚固。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妇孺皆知的孟姜女哭长城,经过专家考察,孟姜女哭的并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诗经》里就提到过,“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姓,而自战国时田氏代齐至秦始皇修长城,相隔了二百多年……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被认为是孟姜女的故里,当地还有孟姜庙遗址。

齐长城城墙的构筑很有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建筑材料就在山上找,什么模样的石头都有。在平原和矮丘以土板筑成土城墙,在山上以石垒砌城墙,而在悬崖峭壁之处,“因地形,以险制塞”,不再修筑,充分利用了山险代替城墙,也不用需要花太多的钱,又省了很多劳力。在当时,人力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山东,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四百多年


齐长城是出于军事防御需要而建造的,但齐国的地盘又不是完全沿着齐长城划界。换言之,齐人可以越过长城攻打其他国家,如果其他国家来犯,齐人可以扼守齐长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

长城作为国家的军事防御需要,随着各朝代版图的变迁,也在不停的修建和迁移,到了现在冷兵器作战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长城的军事意义已经完全消失。齐长城作为春秋战国的古战场,既是东夷文化发源地之一,又是山东齐鲁文化交流的纽带、齐鲁大地的分水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可以旅游上大做文章。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