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水准构建雄安三级生活圈

 说些有用的话 2018-12-19

余永佳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将“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社区中心配置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邻里中心配置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街坊中心配置幼儿园、24小时便利店、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型健身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

构建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的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蓝绿高占比。

雄安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防控大气、土壤、水污染以及实现城区园林化等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逐项落实。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50%,街道100%林荫化。完成上述指标任务的关键,取决于资金投入的数量和速度。

客观而言,雄安生态治理的难点是扑朔迷离的雾霾以及躲藏在人们视线之外的地下水环境。

植树造林有助于吸附雾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土壤剥蚀率和地面扬尘率,但必须循序渐进,全国一盘棋,重点是要在高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以及三荒造林、科学植绿上多下苦功和多出成效。

千年大计的雄安,不宜超前向农田开刀以及过快走植绿高投入、征田高补偿的道路。因为农田也是绿色,在尚未找寻到破解拆迁户宜居和宜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之前,退耕植绿还不能过于冒进。只有以现代科技为先导,引导村民走发展高效农业新路,在实现农业大发展、财政收入大增长以及夯实了宜居宜业的发展基础之后,才能有力量和底气稳步推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

二是人口高密度。

中国人多可耕地少,内陆城市建成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来自住房、交通、生态等方面的高压,使我国城市出现了一种片面排斥人口高密度的怪相,尤其是在一些新开发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持续走低,土地高消费和粗放开发,已成为常态化。

中国人多可耕地少,内陆城市建成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会引发城市集聚效应低下、经济发展后劲衰退、商务成本高企、住行配套设施不全、居民生活不便等负面效应。

人气不足、商气不旺、财气不聚,是打造高品质三级生活圈的最大障碍。例如5分钟的街坊生活圈,若是幼儿园只有七八个小朋友,便利店大部分时间是无人进门,街头绿地少有人迹,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卫生服务站门庭冷落,健身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生意清淡。这样的生活圈,还能有什么生机和活力可言?

其实,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行车难停车难等原因,并不应简单地归咎于人口的高密度。只要规划得当,措施得力,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城市生态和住行等难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保持适度的人口高密度,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兴旺和发达,延长人的寿命;更有助于倒逼城市提高容积率,刺激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功能高融合。

城市具有吸附人口和经济资源的强大功能,并能高效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城市市民都热衷于追寻民生服务功能最集中和最齐全的社区,来作为自己首选的最佳安居地。

以往我国城市的功能较为单一,住宅区、商务区、产业园区长期分裂割据,泾渭分明。由于城区“摊大饼”式发展,因此住宅区逐渐向地价低、交通不便、配套不全的远郊延伸,白天是空城,晚上是睡城。而城市商务区、商业区、产业园区、医疗教育园区,则白天是堵城,晚上变鬼城。产城分离、职住失衡使城市丧失了应有的竞争力和繁荣度,并容易造成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大滑坡。

要想全方位满足市民择业、上学、入托、就医、交通、购物、娱乐、聚会、健身等需求,就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大胆实施城市用地功能的混合化变革。

雄安开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路、房和蓝、绿争地矛盾突出,现有的土地资源已无法满足“城区园林化人口高密度功能高融合”的需要。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几项创新措施,才能高质量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

措施一:

开发路房合一新工艺。

路房合一有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城融合、职住均衡,确保蓝绿空间、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街道林荫化高占比以及建成区人口密度为1万人/平方公里等生态指标的落实到位,更有助于城市房价高、宜居难等问题的通盘解决。

措施二:

建立全天候“畅行路网”,完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分离”交通新格局、实现“有偿停车”和“停车入库”新机制。

构建“共享智能汽车+共享单车+步行”的出行新模式。

唱响城市“畅行交通、安全交通、环保交通”三部曲。

上述措施,尽管至今仍在规划之外,但是毕竟都属于技术成熟、投入产出效益可观、内需前景广阔的可行方案。只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规划细则,有关决策部门能认真组织论证和规范实施科学化、民主化决策,雄安就必将能以自身的强大创新力和一流开发成果,为人类做出新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